2025-10-30 21:54:38 | 招生网

广东新高考“3+1+2”政策分析
广东新高考采用“3+1+2”模式,具体含义如下:
高考计分方式为满分750分,其中:
选科建议
广东新高考共12种选科组合,但从大学专业选科要求以及等级赋分制来考虑,部分组合并不推荐。同时,由于教学条件有限,部分学校也会砍掉一些组合,因此考生在选科上并没有那么自由。
选科的时间每所学校并不统一,部分学校高一上学期就要求考生有明确的选科倾向,晚一点可能会在高一下学期结束前进行选科。
关于如何选科,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需要注意的是,去年选科要求改革,大部分理工科专业要求选化学。因此,如果学生物理和化学都很差,与其他科目有明显差距,那么可以考虑首选历史,再选科目以学生擅长的为主。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学水)详解
广东新高考的学业水平考试由合格考和选择考组成。
合格考的时间安排如下:
第一次在高一下学期,大概在7月份,新高一学生只能报考历史、化学、地理和生物。
第二次在高二上学期,大概在1月份,可以报考历史、化学、地理、生物、政治、物理。
第三次在高二下学期,大概在7月份,可以报考历史、化学、地理、生物、政治、物理。
第四次在高三上学期,大概在1月份,可以报考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化学、地理、生物、政治、物理。
第五次在高三下学期7月份,但此时已基本无用。
选择考 :选择考科目共3门,分别是物理和历史2选1、政治、地理、化学和生物4选2。选择考在高三下学期6月进行,即夏季高考。只有合格考通过了,才能参加相应科目的选择考。
大学选科要求
不同大学和专业对选科有不同的要求。例如,大部分理工科专业要求选考物理和化学,而部分文科专业则对选科没有特定要求。因此,在选科时需要提前了解目标大学和专业的选科要求,以便做出更合理的选择。
如需获取2024年各高校专业选科要求的详细信息,请后台联系老师领取。

广东新高考选科方案为“3+1+2”模式
广东省新高考改革方案已经正式确定,采用“3+1+2”的选科模式。具体来说:
新高考方案的具体内容
选科模式 :如上所述,考生需按照“3+1+2”的模式进行选科,确保在保持基础学科的同时,也能根据个人兴趣和未来专业方向进行选择。
合格性考试与等级性考试 :考生需先通过合格性考试,方可参加等级性考试。这一设置旨在确保考生具备基本学科素养,再进一步进行选拔。
外语听力考试 :外语科目将进行两次听力考试,为考生提供更多机会,减轻一次考试的压力。
招生计划与控制线 :高校将按照首选科目(物理或历史)分别下达招生计划,并划定相应的控制线进行录取。这一举措有助于高校更精准地选拔符合专业要求的考生。
考试安排 :合格性考试一年将举行两次,为考生提供多次机会。等级性考试则安排在统一高考后进行,确保考生有足够的时间准备和应对。
计分方式 :首选科目将以原始分计入总分,再选科目则以等级分计入总分。这样的计分方式有助于平衡不同科目之间的难度差异,确保公平性和科学性。
新方案带来的影响 招生网
避免弃考现象 :新方案要求考生必须在物理和历史中选择一门作为首选科目,这有助于避免考生因个人偏好或难度考虑而完全放弃这两门重要学科的现象。
缓解学生焦虑 :相较于之前更为复杂的选科组合,新方案减少了组合数量,有助于缓解学生的选科焦虑。然而,这也引发了一些关于物理难度大可能导致考生弃考的担忧,具体还需通过选科后的实际数据进行分析。
专业选择限制 :值得注意的是,新方案避开了可报专业比例最高的组合“物理+化学+历史”。这意味着考生在选科时需要更加谨慎地考虑未来专业方向,以免因选科不当而限制自己的专业选择范围。
相关图片展示
总结
广东省新高考改革方案的出台,标志着该省在高考制度上的又一次重要变革。新方案旨在通过更加科学合理的选科模式和计分方式,为考生提供更多选择和机会,同时也对高校选拔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新方案的具体效果还需通过实践进行检验和完善。希望广东省能够谨慎试验、因地制宜,探索出更加符合本省实际情况的高考方案。
广东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在高考中的科目要求为历史+不限或物理+不限,在福建省等新高考省份选考科目要求为不限 [4]^。以下为具体说明:
科目要求的基本情况广东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在高考招生时,对于传统文理分科省份,文科生和理科生均可报考,对应到新高考改革前的科目要求即为历史(文科)或物理(理科)加不限其他科目。在新高考省份,如福建省,该专业选考科目要求为不限,这意味着无论考生选择的是物理类还是历史类科目组合,也无论是否选考了其他特定科目,只要满足该省份高考报名及选科的基本规则,都有资格报考广东财经大学的会计学专业。
科目要求可能的变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具体的选科要求并非一成不变,可能会因省份和招生年份的不同而有所调整。不同省份在高考改革进程、教育政策导向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会导致高校在不同省份的招生选科要求有所区别。同时,随着每年教育形势的变化、学校专业发展的需求等因素,同一省份不同年份的选科要求也可能发生变化。
填报时的注意事项对于有意报考广东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的考生来说,在正式填报志愿时,一定要以学校当年公布的最新选科要求为准。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最新信息,如广东财经大学官方招生网站,这是学校发布招生政策、选科要求等权威信息的重要平台;也可以关注学校招生办公室发布的官方通知、公告等;还可以咨询当地的教育招生考试机构,他们能够提供准确、及时的招生信息指导。
以上就是招生网整理的广东新高考“3+1+2”政策分析&学水详解,另附大学选科要求~ 广东财经大学会计学高考科目要求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招生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招生网:www.zhaosheng.com 
                新高考选科与专业一览表选科对应专业情况 新高考选科与专业一览表 新高考选科与专业之间存在明确的对应关系。以下是高中各科目选择后,对应的可以报考的大学专业(类)的详细情况: 一、物理科目 选择物理科目后,学生可以报考的大学专业(类)主要包括:计算机类、电气类、电子信息类、机械类、自动化类、土木建筑类、医学类、材料类等专业。 具体专业示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
 
                重磅!广东新高考选科方案正式出炉“3+1+2”物理、历史二选一 广东新高考选科方案为“3+1+2”模式 广东省新高考改革方案已经正式确定,采用“3+1+2”的选科模式。具体来说: 选科组合 :考生需选择3门必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1门首选科目(物理或历史中选其一)+2门再选科目(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中选其二)。这样的组合方式共计12种。 新高考方案的具体内容
 
                新高考制度下广东省考生选理科专业多还是文科专业多 新高考制度下,广东省考生选择理科专业的人数多于文科专业。预计2024年,理科报考人数约为2.9万余人,文科报考人数约为1.8万余人,总报考人数达到约4.5万余人。 高考文科主要涉及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涵盖历史、政治、文学等专业。而理科则侧重于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专业。两者在学科性质、课程设置和学习方法上存在显著差异。
 
                目前会计是文科还是理科 文理兼收的会计学专业在新高考省份的选科要求上,多数学校设定为不限科目,但必须选择物理科目。此外,部分学校还要求考生在物理、政治或历史科目中至少选择一门。而在传统的高考地区,会计学专业则被定义为文理兼招,意味着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文科或理科进行报考。 这种设置反映了现代教育体系对学科交叉和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视。会计学专业不仅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数学和统计学基础
 
                广东财经大学会计学高考科目要求 广东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在高考中的科目要求为历史+不限或物理+不限,在福建省等新高考省份选考科目要求为不限 [4]^。以下为具体说明: 科目要求的基本情况 广东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在高考招生时,对于传统文理分科省份,文科生和理科生均可报考,对应到新高考改革前的科目要求即为历史(文科)或物理(理科)加不限其他科目。在新高考省份,如福建省,该专业选考科目要求为
 
                新高考选科要考几门课程? 高考不管是传统高考地区还是新高考地区,高考考试科目都是六门,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必考,外加自己选择的三门科目。 传统高考地区考大学要考语文、数学、外语,理综或文综,一共是4科。虽然是4科,但其实是6门。6门理综分别是语、数、外、物、化、生;文综则是语、数、外、历、政、地。因为文综和理综包含了物化生和地政历,所以算起来只有4门。 新高考选考科目有物理、化学、生物、历史、
 
                高考2023新政策 高考2023新政策如下: 采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 3+1+2高考模式各科目分数及总分,高考总分750分。 "3”为全国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每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 “1”由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首选科目中选择1门,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满分为100分。 “2”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
 
                新高考“3+1+2”模式下的选科组合 根据新高考改革方案,从2025年开始,整体实施新高考综合改革,采用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模式,以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体制机制。除西藏、新疆外,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山东、海南6个地区实施“3+3”模式,而河北、辽宁、江苏等23个地区则实行“3+1+2”模式。本文将深入分析“3+1+2”模式下的选科组合
 
                2025-10-11 18:55:46
 
                2025-04-30 16:33:32
 
                2025-10-12 01:03:02
 
                2025-10-17 20:44:22
 
                2025-10-16 14:17:07
 
                2025-10-16 17:3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