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师资力量如何?

2025-08-31 12:53:10 | 招生网

办学层次:本科院校类型:工科院校性质:公办
标识代码:4111011415隶属于:——
今天招生网小编整理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师资力量如何?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师资力量如何?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师资力量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师资力量

高质量的人才源自于雄厚的师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在成长建设中汇集了一大批学贯中西、蜚声海内外的知名学者,拥有不少国内外著名专家,如王鸿祯教授、杨遵仪教授、杨起教授、赵鹏大教授、殷鸿福教授、於崇文教授、翟裕生教授、张本仁教授等8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其中有4位获得何梁何利科学奖)、3位外籍科学院院士在内的雄厚的师资的队伍和优秀人才。 招生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现有教职工1242人,其中专任教师705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357名,博士生导师135名,中国科学院院士8名,俄罗斯外籍院士4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名,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第二层次2名,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2名,教育部跨世纪人才计划7名。近年来,我校专任教师中3人获霍英东基金会“青年教师奖”,4人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12人获“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地质科技奖”(其中金锤奖3人,银锤奖9人),1人获“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2人获“侯德封奖”,有中组部直接掌握的高级自然科学专家10人,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6人,全国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1人;有北京市青年学科带头人5人,北京市优秀教师11人,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6人,北京市青年骨干教师32人,“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人。此外,学校先后聘请60多位国内外著名学者作为兼职教授。40多名教师获曾宪梓高级教师奖、霍英东青年教师教学奖和科研奖。建校50年来共培养各类毕业生4万余名,其中研究生近4000余名。我校有20位毕业生以其科学上的卓越成就和巨大贡献而获得科技界最高荣誉,22人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涌现出了200余名省部级劳动模范,其中获得国家级荣誉称号的11人。许多的优秀毕业生成为科技骨干、教育专家或管理专家,有的还担任着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职务。地大人在辽阔的祖国大地上书写着他们的业绩,他们的足迹遍及五大洲、祖国的天涯海角、边疆大漠,留在了南北极、珠穆朗玛峰,艰苦与欢乐伴随着他们,奉献与光荣激励着他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师资力量如何?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简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坐落于名校荟萃的北京海淀区学院路,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高等学府。学校是教育部直属并与自然资源部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大学建设行列。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952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和唐山铁道学院等院校的地质系(科)合并组建的北京地质学院发展而成,是一所特色鲜明、底蕴深厚的大学。1970年迁校,1978年在邓小平同志直接关怀下,在北京原校址恢复办学。1987年成立中国地质大学,在京汉两地相对独立办学,是我国首批试办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之一,并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国家“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行列。2000年2月,中国地质大学由国土资源部整体划转教育部管理。2005年3月,大学总部撤销,京汉两地独立办学。

学校始终弘扬地质报国优良传统,肩负社会主义建设开路先锋的光荣使命,培养了大批经济建设急需的地质专门人才,为新中国工业的腾飞和地质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淬炼出了愈挫弥坚、刚健勇毅的鲜明品格,形成了“爱祖国、能吃苦、做先锋、敢探索”的价值追求。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现有16个学院、41个本科专业,1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全日制在校生16898人,其中本科生8443人、硕士研究生6464人、博士研究生1779人、留学生212人。学校占地面积525843平米,在周口店、北戴河、河北平泉建有实习基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是一所以地质、资源、环境为主要特色的研究型大学,涵盖理、工、文、管、经、法等多个学科。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2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2个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A+。地球科学、工程学、环境/生态学、材料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6个学科领域进入ESI世界前1%,其中地球科学进入ESI世界前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拥有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461人,专任教师976人,其中教授276人,副教授357人,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365人。学校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8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3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 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人,“长江学者”青年学者3人,北京市教学名师25人,北京市青年名师3人,建有1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才培养声誉卓著。学校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为国家培养了二十余万优秀人才,涌现出以温家宝同志为代表的一大批精英翘楚,40位毕业生当选两院院士,200余人成为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学校坚持以“品德优良、基础厚实、知识广博、专业精深”的高素质创新人才为培养目标,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和本科教育基础地位,形成“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的教育体系。学校有10个专业入选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有6门国家级一流课程,建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和文艺体育比赛成绩优异。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是国家地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学校加强科学布局和组织策划,在科研项目、高水平学术成果、科研获奖、科研人才培养、科研平台建设及知识产权和成果转化等方面成绩显著。在青藏高原地质演化、非传统同位素地球化学、地质过程与成矿作用、超深钻探和极地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在Nature、Science、Nature Geoscience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了多篇论文。近5年来,学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24项。学校拥有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岩矿化石标本资源共享平台以及教育部、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和省部级科研平台19个。学校将推进大学科建设、大科学计划、大科学装置、大科技项目、大资源平台等“五大”建设,推动传统地学向地球系统科学转型升级。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国际交流与合作活跃。学校已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科罗拉多矿业学院,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伯明翰大学,德国汉诺威大学、波兹坦地学中心,澳大利亚悉尼大学、麦考瑞大学等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研究机构签订合作协议,与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所院校及科研机构有交流合作关系,获批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4项,执行多项国家级引智项目,1名外籍专家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学校依托“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在纳米比亚大学建有孔子学院。

迈进新时代,阔步新征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承“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校训,践行面向建校百年之际的“三阶段”战略构想,坚持立德树人,实施“落地行动”,坚定不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聚精会神抓建设,一心一意求发展,不断开创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局面,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以上就是招生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师资力量如何?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招生网:www.zhaosheng.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师资力量如何?”相关推荐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师资力量如何?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师资力量如何?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师资力量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10人(其中兼职院士5人),博士生导师125人,硕士生导师130人,教授109人,副教授104人,57%以上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91%的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中有2人分获中国青年科学家奖和提名奖,7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4人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获中国青年科技奖,7人入选

2025-08-31 12:43:5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学校代码是什么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师资力量好不好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学校代码是什么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师资力量好不好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院校代码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院校代码:11415。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坐落于名校荟萃的北京海淀区学院路,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高等学府。学校是教育部直属并与自然资源部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大学建设行列。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现有16个学院、44个本科专业,1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5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全日

2023-06-22 09:35:55
北京中医药大学师资力量如何?
北京中医药大学师资力量如何?

北京中医药大学师资力量北京中医药大学师资力量 北京中医药大学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现有教职工1363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423人;校本部专任教师472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290人,占61%,具有硕士以上学位者占60%;有博士生导师160名,形成了一支以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和国内有影响的中青年教授为主的师资队伍。 北京中医药大学简介北京中医药大学是一所以中医药学为主干学科的全国重

2025-08-30 14:05:01
中国政法大学师资力量如何?
中国政法大学师资力量如何?

中国政法大学师资力量中国政法大学师资力量 专任教师898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09人,教授、副教授587人,教师中有博士或硕士学位的比例达83.07%。 中国政法大学简介中国政法大学是一所以法学学科为特色和优势,兼有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历史学、哲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等学科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1计划”和“111计划”(高校学科创新

2025-08-30 14:59:26
中国人民大学师资力量如何?
中国人民大学师资力量如何?

中国人民大学师资力量中国人民大学师资力量截至2012年12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892人,其中教授565人,副教授682人。学校拥有17名第六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和学科评议组成员,有14名教授入选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其中,黄达担任委员会顾问,罗国杰担任委员会副主任),人数居全国高校前列;有2人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11人担任副主任委员;8人荣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2025-08-29 16:49:32
中国药科大学师资力量如何?
中国药科大学师资力量如何?

中国药科大学师资力量中国药科大学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1462人,其中专任教师743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人员47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86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205人;博士生导师80人,硕士生导师175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1人,“国家杰出

2025-08-30 18:30:38
北京体育大学师资力量如何?
北京体育大学师资力量如何?

北京体育大学师资力量北京体育大学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教职工990名,其中师资510名,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335名,博士生导师72人,硕士生导师159人,在国际国内各类体育组织任职人员216人。 北京体育大学简介北京体育大学成立于1953年,原名中央体育学院,1956年更名为北京体育学院,1993年更名为北京体育大学,是全国重点院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2025-08-30 14:41:04
西北大学师资力量如何?
西北大学师资力量如何?

西北大学师资力量西北大学师资力量 现有教职工2400余人,其中中科院院士2人,双聘院士6人,国家级和省级有突出贡献专家38人,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 西北大学简介西北大学肇始于1902年的陕西大学堂和京师大学堂速成科仕学馆。1912年始称西北大学。1923年改为国立西北大学。1937年西迁来陕的国立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组成国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西北联

2025-08-31 11:4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