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30 17:48:40 | 招生网
中国政法大学院系设置
学校下设10个学院、5个学部,分别是:中医学院、中药学院、针灸学院、护理学院、人文管理学院、中医药工程学院、研究生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中医药研究院,临床实训教学部、公共课教学部、实验教学部、社会科学部、体育部。
中国政法大学院校简介
中国政法大学是一所以法学学科为特色和优势,兼有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历史学、哲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等学科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1计划”和“111计划”(高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直属于国家教育部,由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正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现有海淀区学院路和昌平区府学路两个校区。
学校的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四校的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组合而成的北京政法学院,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学校最初在北京沙滩红楼办学,1954年迁址至学院路。1960年成为国家确定的全国重点高校。“文革”中学校停办,1978年复办。1983年,北京政法学院与中央政法干校合并,组建成立中国政法大学。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学校形成一校及本科生院、研究生院、进修学院三院办学格局。进修学院后更名为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单独办学,2000年复并入中国政法大学。2017年5月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莅临中国政法大学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学校的建设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学校被誉为“中国法学教育的最高学府”,在近70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各类优秀人才30多万人。学校是国家法学教育和法治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参与了自建校以来几乎国家的所有立法活动,引领国家法学教育的创新、法学理论的革新和法治思想的更新,代表国家对外进行法学学术和法治文化交流。同时,学校多学科和跨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也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人文社会科学高级专门人才,成为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人才培养的生力军。
学校现有在校生18143人,其中内地本科生9719人,内地研究生7642人,港澳台侨及外国留学生782人;教学科研岗教师1194人,其中高级职称752人,博士生导师277人、硕士生导师694人,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获得者占比达96.40%。
学校设有法学院、民商经济法学院、国际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商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学院、光明新闻传播学院、中欧法学院、法律硕士学院、国际儒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港澳台教育中心、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科学技术教学部/法治信息管理学院、体育教学部、培训学院共19个教学单位。
学校设有法学、侦查学、政治学与行政学、行政管理、国际政治、公共事业管理、工商管理、经济学、国际商务、金融工程、哲学、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社会工作、应用心理学、英语、德语、法语、翻译、新闻学、网络与新媒体、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法治信息管理)、信息与计算科学共26个本科专业,其中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社会学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学校拥有3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7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和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论经济学为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哲学、应用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中国史、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为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其中,法学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政治学为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证据科学入选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名单。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9个一级学科参评并全部上榜,其中法学进入A+档。
学校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重镇”,尤其是法学研究的重要阵地,是全国人大法工委唯一的高校“立法联系点”。学校设立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门研究机构—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院,现有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1个(数据法治研究院),国家高端智库培育单位、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1个(人权研究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诉讼法学研究院、法律史学研究院),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证据科学研究院),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教育部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教育部教师法治教育研究中心、北京教育法治研究基地1个(法治政府研究院),教育部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直接联系单位1个(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中国政法大学基地1个,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1个,与最高人民检察院等省部级以上国家机关共建高层次研究基地9个。另有比较法学研究院、法与经济学研究院、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等重要研究机构9个,新型研究机构12个。招生网
学校全面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不断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每年通过各类合作交流项目派出千余名师生赴境外交流学习,聘请数百名长短期外国专家来校讲学,培养国际型人才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学校先后与55个国家和地区的290所知名大学、科研机构和国际组织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加入全球法学院联盟、欧亚太平洋联盟、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亚洲法律学会等国际团体,发起成立内地与港澳法学教育联盟。学校中欧法学院,是中国政府和欧盟在法学教育领域最大的合作项目。学校与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合作举办国际法专业双硕士学位项目,搭建了中外合作办学中美法学教育的高端平台。学校先后在英国、罗马尼亚、巴巴多斯共建3所海外孔子学院。
学校的校训是:厚德、明法、格物、致公。
办学理念是:学术立校、人才强校、质量兴校、特色办校、依法治校。
办学传统是:忠诚担当、艰苦奋斗、求真务实、奉法图强。
办学使命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法治文明作出贡献。
人才培养目标是:坚持德法兼修、明法笃行,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强烈家国情怀、高尚道德情操、扎实理论功底、卓越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学校将遵循国家教育方针和高等教育规律,弘扬传统,与时俱进,努力建成致力于法治中国建设的世界一流大学。
学生、教师基础数据截至2022年9月,其他数据截至2023年1月。
中国人民大学院系设置中国人民大学院系设置经济学院财政金融学院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与人口学院国际关系学院教育学院新闻学院艺术学院外国语学院环境学院信息学院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劳动人事学院信息资源管理学院统计学院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历史学院文学院哲学院化学系物理系心理学系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体育部清史所国学院培训学院深圳研究院律师学院中法学院数据工
中国海洋大学院系设置中国海洋大学院系设置 海洋环境学院 海洋科学 大气科学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海洋技术 物理学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电子信息工程 通信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材料化学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海洋生命学院 生物科学 生物技术 生态学 水产学院 水产养殖学 海洋资
中国农业大学院系设置中国农业大学院系设置 生物学院 动物医学院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资源与环境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人文与发展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工学院 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理学院 国际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学校简介中国农业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高校,是我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院系设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院系设置 学院 系科名称 招生专业名称 少年班学院 少年班 少年班 创新试点班 创新试点班 教学改革试点班 理科试验班类 数学科学学院 数学系 数学类 物理学院 物理系 物理学类 近代物理系 光学与光学工程系 天文学系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
中山大学院系设置中山大学院系设置 中山大学是中国学术和文化在南方的重镇。作为教育部直属综合性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中山大学在悠久的历史积淀中形成了优良的学术传统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和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八十多年来,文、理、医科大师云集,一路星光熠熠,综合实力稳居全国高校前列。 学校设有人文科学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历史学系、哲学系
中央财经大学院系设置中央财经大学院系设置 目前本校的学院有:航空自动化学院,航空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空中交通管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机场学院,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国际飞行学院,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乘务学院,职业技术学院。 中央财经大学简介中央财经大学是教育部、财政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的教育部直属高校,是国家“双一流”建
中央民族大学院系设置中央民族大学院系设置 院系 招生专业(类) 培养方向 学士学位 哲学与宗教学学院 哲学 哲学 哲学 宗教学 宗教学 经济学院 经济学 经济学 经济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国际经济与贸易 财政学 财政学 金融学 金融学 法学院 法学 法学 法学
华中科技大学院系设置华中科技大学院系设置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电子科学与技术系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控制科学与工程系 水电与数字化工程学院 软件学院 图像识别与人工智能研究所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光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2024-04-03 06:38:51
2024-07-08 04:30:57
2024-08-25 01:23:41
2025-07-29 04:16:43
2023-11-25 03:49:44
2025-07-31 14:5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