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9 15:10:01 | 招生网
![]()
历史,以及政治、地理、生物、化学4选2。
新高考选历史的最佳组合:
1、文科生的组合:历史+政治+地理。
对于想要大学学文科专业的同学来说,这就是最好的选科组合,物理是大学自然科学的基础,历史则是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所以只要选历史,到了大学学文科,那将是顺风顺水。
2、理科生的组合:历史+物理+其他(仅3+3地区)。
对于想学理科专业的学生来说,物理绝对是最好的,历史也可以选考(仅浙江、上海、山东、北京、天津、海南)。一般来说,这部分同学选择历史的主要目的都不是为了专业方向,更多的是为了降低整体的学习难度,而历史则正是最佳之选。
3、最鸡肋的组合:历史+化学+生物。
选科组合中有历史、无物理的情况下,多会偏向于文科专业,但若在历史外再加上化学、生物两科,选科属性难以界定,多少就会比较尴尬了。
新高考选科技巧:
1、以兴趣爱好为出发点。
在实际生活中,大部分学生在高一并不能明确自己心仪的专业,这时候可以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
学习从根本上讲,还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体现,兴趣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也可以通过兴趣爱好的培养来确定大学要报考的专业。
2、以专业覆盖率为出发点。
正如上面所说,不同的选科组合可以报考的专业不同。如果学生没有固定的专业要考取,就要充分考虑专业覆盖的问题,合理避免出现想学的专业因为限考问题不能报考的尴尬。
总体而言,物理是专业覆盖率最大的科目,而物理+化学+地理这个偏理科的选科组合,在专业覆盖率上可达99%以上。

新高考“3+3”选科模式详解
1. 新高考选科规则
新高考“3+3”选科模式总计6门学科,满分750分(上海为660分)。具体规则如下:
等级赋分制度是一种将考生的原始分数转换为等级分数的方法,旨在减少因试卷难度差异对考生分数的影响,使不同科目的成绩具有更公平的可比性。
2. 施行省份
新高考施行“3+3”的全部为前两批进行新高考改革的省市,包括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山东和海南共计6个省市。后续再施行新高考改革的省市,都采取了“3+1+2”的选科模式。
3. 选科组合
新高考“3+3”模式下的选科自由度更高,总计有20种选科组合。这些组合为考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有助于考生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
其中,特有的8种选科组合包括:政史地、政史化、政生地、政生化、史地化、史地生、史化生、生地化等。这些组合为考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有助于考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进行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3+3”模式提供了更多的选科组合,但不同高校和专业对选科的要求也不同。因此,考生在选科时需要仔细了解目标高校和专业的选科要求,以确保自己的选科符合招生要求。
4. 选科方法
在新高考“3+3”模式下,考生需要掌握科学的选科方法,以确保自己的选科既符合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又符合目标高校和专业的招生要求。以下是一些建议的选科方法:
综上所述,新高考“3+3”选科模式为考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和机会,有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然而,考生在选科时需要仔细了解目标高校和专业的选科要求,并掌握科学的选科方法,以确保自己的选科既符合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又符合招生要求。
招生网(https://www.zhaosheng.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新高考分科选择将越来越难,学科将有20种组合!的相关内容。
新高考分科选择将越来越难,学科将有20种组合
新高考改革确实带来了分科选择上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学生需要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6门科目中选出3门作为选考科目,这样的“3+[6选3]”模式产生了20种不同的组合方式。以下是对新高考分科选择的详细分析:
一、新高考改革背景
新高考改革旨在打破传统的文理分科壁垒,提供更加多元化的选择,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兴趣、特长和未来发展方向。这一改革已经在浙江、上海等地率先实施,并逐步向全国推广。
二、新高考分科选择的具体内容
“3”代表的核心科目 :
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科目是每位考生都必须参加的,这三门科目构成了高考的基础部分。
“6选3”的选考科目 :
学生需要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这六门科目中选择三门作为自己的选考科目。
这六门科目涵盖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等多个领域,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选择空间。
三、20种组合方式
由于“6选3”的模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在六门科目中任意选择三门,从而形成了20种不同的组合方式。这些组合方式包括但不限于:
每一种组合方式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范围,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四、分科选择的难度与挑战 招生网
兴趣与专业的平衡 :
学生需要在自己的兴趣和未来想从事的专业之间找到平衡点。一些专业可能对选考科目有特定要求,因此学生在选择时需要提前了解相关信息。
学科难度的考虑 :
不同科目的学习难度和考试难度存在差异。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兴趣来选择适合自己的科目组合。
未来发展方向的规划 :
学生需要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有一定的规划,以便在选择科目时能够更有针对性。例如,如果未来想从事科学研究或工程技术领域的工作,那么物理、化学等理科科目可能更为重要。
五、如何应对分科选择的挑战
提前了解专业要求 :
学生在选择科目前,应提前了解目标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以便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
评估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兴趣 :
学生需要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兴趣进行客观评估,以便选择适合自己的科目组合。
寻求专业指导 :
学生在选择科目时,可以寻求老师、家长或专业咨询机构的帮助,以便获得更加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六、结语
新高考分科选择虽然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和复杂性,但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选择和发展空间。学生需要认真评估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方向,以便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同时,学校和社会也应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新高考改革带来的变化。
(注:以上图片展示了新高考选科组合的一种可视化表示方式,有助于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不同组合方式。)
以上就是招生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招生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招生网:www.zhaosheng.com
新高考20种选科组合,如何选科是最优 新高考选科最优策略需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 面对新高考20种选科组合,如何做出最优选择,是考生和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以下是从多个维度综合考量后,给出的选科建议: 一、优先考虑专业覆盖率 物理+化学组合 :从数据上看,物理和化学两科的覆盖率是最高的。其中,“物理+化学+生物”的组合覆盖率高达96%,是考双一流大学的热门选择。对于希望未
新高考12种选科组合分析,不同组合专业覆盖率相差近50% 新高考12种选科组合分析 在“3+1+2”的新高考模式下,考生面临着科目的选择,共有12种组合方式。以下是对这12种选科组合的专业覆盖率、科目关联度、学习难度及竞争压力的分析: 一、物化生组合 专业覆盖率 :96.22% 科目关联度 :传统纯理科组合,关联度高。 学习难度 :物理、化学难度大,
山东选科组合,排行 2025年山东新高考选科组合专业适配性排名如下,按优先级分梯队解析 : 第一梯队:物化+X组合(专业覆盖率>90%) 物化生 :专业覆盖率超96%,适配临床医学、人工智能、生物工程等核心领域,军校报考竞争力强。生物学科与医学、农学高度关联,但需应对生物学霸的赋分竞争。 物化政 :专业覆盖率达99%,覆盖全部理工科及大部分文科专业。政治科
【高一必看】新高考模式下12种选科组合分析 新高考模式下12种选科组合分析 在“3+1+2”的新高考模式下,考生面临着科目的选择,共有12种组合方式。以下是对这12种选科组合的优劣势及各学科对应专业的详细分析: 1.物化政组合 专业覆盖率 :96.58% 优势 :专业选择面广,专业覆盖率高,有利于考生未来的考研和公务员之路。 劣势 :科目之间关联度不
事关陕西"新高考",这20个问题一定要懂 事关陕西"新高考",这20个问题一定要懂 1.陕西省新高考采用什么模式?都有哪些组合? 答案 :陕西省新高考采用3+1+2模式。组合类型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物理+化学+地理、物理+化学+政治、物理+生物+地理、物理+生物+政治、物理+地理+政治、历史+化学+生物、历史+化学+地理、历史+化学+政治、历史+生物+地理、历史+生物+政治、
山东高考是3+1+2还是3+3 山东是3+3新高考模式。 第一个3:语文、数学、外语3门必考科目,每门满分150分,采用原始考分,总分450分; 第二个3:另外3门选考科目通常满分为100分,采用等级赋分,总分300分,所以总共满分为750分。 拓展内容: “3+3”模式理论上选科组合有20种,由于是学生自主选择课程搭配,所以很多大学在报考的时候就有了选科的要求。大多数专业都
明年要参加高考了选择刷真题还是必刷题? 对于高中生来说不管时间还剩多少题还是要刷的,刷题还可以帮助你复习一遍知识,通过刷题巩固记忆。给各位学弟推荐一下自用的《悟真题·真题分类集训》收录近5年真题,尤其有最新高考真题∞特别是自主命题地区(山东、北京、天津、河北、湖南、湖北、广东、辽宁……)对新高考有非常大的指导性。这本书对我真的有帮助哦,在整个做题的过程中能真正领悟高考的考法与命题方向,做到刷一
中专生参加单招是不是必须要报高考的名? 参加单招不是必须要报高考的名。 以下是重庆市的关于单招的工作通知,可以作为参考。 为贯彻落实《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渝府发〔2015〕17号)精神,构建技术技能人才选拔培养“立交桥”,按照市政府审慎推进、平稳过渡的要求,决定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 高等职业院校 单独招生(以下简称,“ 高职单
2025-10-11 18:55:46
2025-04-30 16:33:32
2025-10-12 01:03:02
2025-10-17 20:44:22
2024-08-08 18:59:34
2025-10-16 14: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