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31 10:04:17 | 招生网
上海中医药大学院系设置
理学院
理学院现有教职工136人,教授26人,副教授26人,博士生导师6人,具有博士学位43人、硕士学位63人。青年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占90%以上。学院拥有应用数学、计算数学、理论物理、生物物理四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理论物理为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和应用数学高校教师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物理三个本科专业理学学士学位授权点。学院承担多项国家和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近年来已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0多项,在国内外有很大影响。学院治学严谨,学术氛围浓厚,实验设备先进。在历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天津市高等学校大学生数学竞赛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学院现有三个系(应用数学系、信息与计算科学系、应用物理系)、三个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所、生物物理研究所)、三个基础课教研室(高等数学教研室、工程数学教研室、普通物理教研室)和一个实验中心(物理实验中心)。
数学类
数学类下设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两个本科专业。实行宽口径培养模式,一、二年级培养学生坚实的数学基础和计算机知识、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强的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注重学科交叉,培养掌握数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了解相关学科(如金融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控制科学等)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具有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扎实的数学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较宽知识面,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数学研究专门人才和高素质交叉复合型人才。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主要培养能够应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及数学方法, 解决工程技术与经济领域内的科学计算、开发研制科技和管理软件方面的应用型人才。学生主要学习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打好数学基础,受到扎实的计算机训练,初步具备在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领域从事科学研究、解决问题及设计开发的能力。
应用物理学
本专业为适应我国液晶行业对人才的急需,设置的专业方向为:液晶物理和液晶器件物理,是唯一的液晶器件物理国家特色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系统物理知识并受过工程技术训练的新型应用物理人才。教学以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为主,培养液晶物理学与液晶电子学的理工结合的液晶行业的高级专业人才。经过十多年的建设,本专业已成为我国液晶显示器件制造行业人才的培养基地和液晶器件行业高级工程师的摇篮。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现有教职工140人,其中教授50名,副教授33名,博士生导师10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81名,形成了以博士、教授为主体的教师队伍,学院学术气氛浓厚,产、学、研成果丰硕。机械工程学科为国家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和河北省强势特色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为河北省重点学科。学院现有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和机械设计及理论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工程力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精密仪器与机械、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机械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本科专业4个。河北省机械设计见习工程师培训中心、河北省重点实验室和河北省机电一体化工程技术中心也设在本院。学院有实验室面积7000多平米,配有数控机床、加工中心、三坐标测量机、机器人、快速成型机等现代化的实验设备。
学院重视本科基础教育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工学并举为培养特色,毕业生质量不断提高,优秀本科毕业生可直接推荐攻读硕士学位。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本专业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业务上具备扎实的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面向现代化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管理工作的高级人才。
本专业根据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经济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将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数控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与机械技术有机结合,并以此构成新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测控技术与仪器
本专业依托河北省重点学科机械电子工程学科办学,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本专业是典型的机、光、电、计算机紧密结合的专业,本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在业务上具备扎实的测控技术与仪器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能从事测控技术与仪器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经营销售和教学等方面的工作。
车辆工程
本专业是河北省重点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本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数学和外语基础,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在业务上具备扎实的车辆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的高级人才。
工程力学
本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具有多种大型工程分析软件,如MSC.Marc、MSC.Patran、MSC.Nastran等,拥有工程分析中心,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软硬件学习环境。
本专业旨在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数学和力学理论基础与基本实验技能,较强的计算机软件开发和应用能力的高级人才。
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由热能与动力工程系、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系和环境工程系组成。具有一支精干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教授8人,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8人,70%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学院现有热能工程和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两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热能工程学科是河北省的重点学科,也是列入我校工程重点建设的学科。全院近年来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攻关项目、河北省和天津市重点攻关及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余项,多次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热能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及环境工程是多学科交叉、高新技术集中的科学技术领域,给有志青年提供了理想的发展空间。
热能与动力工程
本专业设有电厂热能动力、制冷与供热、动力机械及工程三个专业方向。培养从事能源工程与节能技术、清洁能源利用等领域的研究、开发、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学生主要学习与热力设备和热力系统、制冷与供热工程系统及动力工程的设计研究、技术开发和生产管理有关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获得较强的能源开发利用方面的技术和管理能力及外语、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本专业培养从事室内环境设备系统及建筑公共设施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管理等工作的创新型高级技术人才。毕业后能够在设计研究院、建筑工程公司、物业管理公司及相关的科研、生产、教学等单位从事技术、经营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学生主要学习建筑物理环境、城市供热、空调、通风等人工环境调控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受到建筑设备系统的设计、调试和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并掌握较强的计算机程序设计与绘图和外语综合运用能力。
环境工程
本专业设有环境保护和污染控制专业方向,培养从事环境保护、环境监测、环境治理以及给排水工程等领域的相关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工程管理方面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
主要学习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环境污染治理与监测设备、给排水工程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专门技术人才。
电气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学院现有教职工102人,其中教授28人,副教授19人,博士生导师11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3人,形成了以博士、教授为主体的教师队伍,为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等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院具有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含5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电气工程和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电气工程和生物医学工程工程硕士授权领域,电气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学院有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强势特色学科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学院拥有工程电磁场国家级精品课程和电工与电子技术省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于2009年9月4日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第四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11年列入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院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生物医学工程两个专业进行招生。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本专业拥有电气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及硕士学位授予权,电机与电器国家级重点学科,电气工程河北省强势特色学科。
本专业主要培养以强电为主,强、弱电相结合的电气工程师。主要学习电气工程领域相关技术。专业方向为电机制造技术、电器制造技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拖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2009年本专业被教育部、财政部评为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2011年列入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生物医学工程
本专业拥有生物电工博士学位授予权,生物医学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
生物医学工程是综合生命科学和工程技术,理、工、医相结合的新兴、交叉学科,是运用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工程技术的原理和方法,从工程学角度研究生命科学中的问题。
本专业主要培养在生物医学工程、医学仪器领域、计算机技术、信息产业等部门从事研究、开发、教学及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现有教职工 48 人,其中博士生导师 6 人,教授 12 人,海外杰出学者客座教授 2 人。拥有从本科到博士后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设有自动化、智能科学与技术和风能与动力工程 3 个本科专业,其中自动化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有自动化工程国家级教学团队。学院拥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和控制工程教育硕士学位授予权,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为河北省级重点学科,建有智能康复装置与检测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河北省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自动化
本专业拥有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具有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和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本专业主要培养从事工业自动化与信息化工程设计、应用开发、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的工程技术人才和科研人才。本专业具有以控制理论为核心、各个行业的系统工程应用为背景、弱电与强电相结合、元件与系统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鲜明特色,分为两个专业方向:工业自动化和信息自动化。
智能科学与技术
本专业为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本科新专业,相关专业拥有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及博士后流动站。
本专业主要培养从事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及产业发展的工程技术人才和科研人才。毕业生具备从事智能科学与技术的科研、开发、管理等能力,具有宽口径知识和较强的适应能力及现代科学创新意识。课程设置为学生的继续深造打下了坚实基础。
风能与动力工程
风能与动力工程为新设立的本科专业,相关专业拥有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及博士后流动站。
本专业培养具有进行风电场设计、风力发电机组设计、制造、运行、试验研究、风能项目投资与管理的基本能力,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课程设置突出了相关的电气和自动控制类内容,具有较强的办学基础和优势。
化工学院
化工学院现有教职工156人,其中教授36人,副教授4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75人,并聘请了11位国内外知名院士和教授为我院兼职教授。现有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安全工程、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生物工程、应用化学、海洋技术9个本科专业。现有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含:化学工艺、化学工程、生物化工、应用化学、工业催化)和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含:化学工艺、化学工程、生物化工、应用化学、工业催化),化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含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化工过程机械二级学科硕士点,同时在化学工程和生物工程领域具有工程硕士授予权。化学工程与工艺教学团队为国家级教学团队,化学工程与工艺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2个专业为国家级品牌特色专业。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为河北省强势特色学科和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化学工艺、化工过程机械、高分子材料为省级重点学科。绿色化工与高效节能实验室为省级重点实验室,基础化学实验中心和仪器分析中心为河北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室配有先进的仪器设备,为教学、科研和工程实践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优秀毕业生可免试推荐为本学院的硕士研究生。
化学工程与工艺
本专业是一个厚基础、宽口径、适应性强的大专业,具有两大特色,一是工程特色显著,二是专业口径宽、覆盖面广。本专业培养具备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方面的知识,能在化工、汽车、机电、炼油、煤转化、天然气转化、冶金、能源、轻工、医药、日化、环保和军工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是2008年经教育部、财政部批准建设的国家级品牌特色专业,并且为河北省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创新高地(绿色化工过程与装备本科教育创新高地)的覆盖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教学团队为国家级教学团队。具有化学工艺省重点学科、绿色化工与高效节能河北省重点实验室以及化学工艺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
制药工程
制药工程专业是一个以培养从事药品制造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的化学、药学和工程学交叉的工科专业。河北工业大学是我国首批设置制药工程专业的34所高等院校之一。本专业培养具备化学、药学和工程学的科学基础、制药工程专业知识和从事药品及其他化学品的技术开发和工程设计能力,在工程应用研究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开拓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研究开发型和技术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学生主要学习药品制造技术与工程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药物生产装置、工艺流程与设备设计方法;熟悉国家关于制药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制药工程学科前沿,了解新工艺新技术与新设备的发展动态。毕业生可在科研院所、设计院、高等院校和制药及相关企业从事生产管理、产品开发、工程设计、教学研究、科学管理及技术服务等工作。优秀毕业生可免试推荐为硕士研究生。
安全工程
本专业着力于培养掌握化工过程安全基本理论,具备化工过程安全实践技能,能从事化工及相关学科安全技术研究、化工及相关过程的安全设计与评价、化工及相关工业生产过程的安全监察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学习化学、化工相关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学习安全管理、安全检测、安全设计、安全评价、故障诊断等安全技术相关的专业知识,进行化工过程安全评价、化工过程应急预案制定及化工过程系统安全设计等方面的实践技能训练。
材料化学
材料化学属于理科专业,通过系统学习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培养在先进材料领域具有扎实基础、适应性强、视野开阔、综合能力和素质高的研究与开发人才。
学生主要学习材料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科学思维与科学实验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材料化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材料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
本专业于2008年被评为河北省级品牌特色专业,所在教学单位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年被评为河北省级本科教学创新高地。本专业优秀毕业生可免试推荐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富有创新精神和发展潜能的高级专业人才。本专业的研究领域包括聚合催化剂、功能高分子、特种高分子、高分子复合材料、高分子加工等多个领域。本专业具有高水平的教学条件,现有多台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仪器、设备。本专业注重专业知识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通过研究型开放实验、金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环节,接受高分子材料合成、加工、分析、设计等实践环节的深入训练,具备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方面的扎实专业知识及高水平工程实践能力。
本专业现有两门河北省精品课程。2007被评为河北省优秀教学团队,2011年被评为国家品牌特色专业。优秀毕业生可免试推荐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本专业将开展国际化学生培养模式,符合条件的学生将有机会在本科学习期间出国留学。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本专业培养具备化学工程、机械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基础和管理工程基本知识、素质和能力,能在化工、石油化工、石油、能源、轻工、环保、医药、食品、机械及劳动安全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经营、特种设备监察管理以及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学生通过学习化学工程、机械工程、控制工程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的相关知识,具有单元设备及成套装置的优化设计、创新改造和新装置技术开发研究的基本能力。优秀毕业生可免试推荐为化工过程机械专业硕士研究生。
生物工程
本专业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培养具有从事生物技术的研究、设计、生产管理和工程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开发能力的高级生物技术专门人才。要求掌握物理化学、化工原理、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生物分离工程、生物反应工程、生化参数检测与控制和酶工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研究解决有生物体和生物活性物质参与的生产过程中的基本理论和工程技术问题。毕业生适合到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或到生物、医药、化工、食品、农业、环保、园林等行业的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技术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优秀毕业生可免试推荐为生物化工(学术型)、生物工程(专业型)专业硕士研究生。
应用化学
本专业培养化学、精细化工、环境保护和电化学及化学能源等部门从事技术管理、商品检验、精细化学品开发方面的高级人才。学生系统学习化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训练。
本专业以培养应用型复合人才为特色,理工兼备,培养的学生基础理论扎实,具有较强的实践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优秀毕业生可免试推荐为应用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海洋技术
本专业主要学习海洋资源开发所需的海洋科学、化学、生命科学等相关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高级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大力开发海洋资源,建设海洋强省、市已成为我国沿海地区的共识。我校地处天津,具有较强的地域优势,毕业生专业知识面宽、就业面广,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是本专业的特色。
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由土木工程系、交通工程系、道路与桥梁工程系、岩土与地下工程系、交通运输工程系、测量工程系和给排水工程系7个本科教学系以及力学部、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组成。目前有教师106人,其中有正教授20人,副教授及相当技术职称45人。土木工程学院目前拥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包含结构工程、岩土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市政工程5个博士授权点)和道路与铁道工程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另外还有两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即建筑与土木工程和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的河北省土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河北省重点实验室,河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实验中心为省级实践教学中心,为学院的教学、科研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学院治学严谨,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学生在校可以参与科研和生产实际,能够提高学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优秀本科毕业生可免试推荐攻读硕士研究生。
土木工程
本专业分建筑工程、岩土与地下结构工程和建筑项目管理三个专业方向,主要培养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岩土与地下结构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以及工程项目管理等方面的高级技术与研究型人才。
学生主要学习建筑工程、岩土与地下结构工程和建筑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培养从事土木工程的规划、设计、研究、施工和管理的能力。
交通工程
本专业主要培养能够从事城市交通规划、区域公路网规划、设计与管理、城市交通和高速公路交通管理与控制、道路与桥梁工程设计与施工等方面的高级技术与研究型人才。
学生主要学习系统工程学、交通工程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培养进行交通基础设施规划、设计与工程项目评价方面的能力。
交通运输
本专业主要培养能够从事交通运输规划、交通运输管理与调度、物流规划与管理等方面的高级技术与研究型人才。
学生受到交通运输技术管理、商务管理、信息管理的基本训练,学习和掌握交通运输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本专业主要培养公路、城市道路及桥梁方面的高级技术与研究型人才。主要学习公路与城市道路、桥梁的设计、施工、监理、养护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培养学生在道路、桥梁、港口工程设计、施工、管理、政府职能管理等领域的规划、设计、研究、施工和管理能力。
给水排水工程
本专业培养具备城市给水工程、排水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工业给水排水工程、水污染控制规划和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知识,获得给水排水专业基本训练的高级工程与研究型技术人才。
学生主要学习给水排水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外语、计算机技术及绘图、工程设计、管理及规划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管理规划方面的能力。
管理学院
管理学院现有8个教学系、4个教学中心、5个研究所、1个省级管理教育创新高地、1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现有专任教师88人(博士74人、在读博士7人),教授32人(博士生导师11人)、副教授29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校级教学名师8人。省级精品课程6门、校级精品课程12门。
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方面:现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有工业工程、项目管理、物流工程3个领域工程硕士和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点,有工程管理(省级品牌特色专业)、工业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3个管理学本科专业。
工商管理一级学科方面:现有技术经济及管理二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博士点、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下有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有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和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点,有工商管理(省级品牌特色专业)、市场营销、会计学3个管理学本科专业。
理论和应用经济学科方面:现有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下有10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点,有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2个经济学本科专业。
管理学院十分重视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师资队伍强大、学术氛围浓厚、科研成果丰硕、实验设备先进,为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学习成长创造了良好条件。本科生教学质量高,研究生培养经验丰富。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是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侧重于研究同现代生产、经营、科技、经济、社会等发展相适应的管理理论、方法和工具。该学科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管理理论知识,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能正确地应用系统分析方法及相应的工程技术方法解决工程和管理的实际问题。学生在完成基础课和管理类必修课学习后,根据社会需求和个人志愿可在工程管理、工业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方向选择专业,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工商管理类
工商管理类培养有扎实的经济学、管理学理论基础,具有很强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熟练掌握市场营销、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和战略管理的知识与技能,适应企业和政府等经济管理部门所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管理人才。学生在完成基础课和管理类必修课学习后,根据社会需求和个人志愿可在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专业方向选择专业,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经济学类
经济学类培养掌握较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和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知识面广、知识结构合理、文理兼通,具有较强研究和创新能力,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市场与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等工作,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级经济理论研究人才及管理人才。学生在完成基础课和经济类必修课学习后,根据社会需求和个人志愿可在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专业方向选择专业,进行专业知识学习。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员工108人,其中正高职28人,副高职36人,博士生导师9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占任课教师总数的95%以上。学院所属学科是河北省强势特色学科,现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和2个河北省重点学科、1个国家特色专业、2个省特色专业、1个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试点专业;现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4个硕士学位授予点、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实验室,并设有国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学院具有的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点涵盖了学院所有的本科专业和专业方向。
学院现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工学专业、材料物理本科理学专业和功能材料国家战略性新型产业相关专业。三个专业的师资队伍力量强大,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成果累累。学院具有完备的教学实验和科学研究仪器设备,为各个层次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条件。
材料学科办学历史悠久,学生活动丰富多彩,教风学风优良,学生知识结构宽阔、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扎实、素质高、实践能力强,毕业生就业率和考取研究生的比例近年来一直保持在高水平。
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类)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文社科知识广博,自然科学理论扎实,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深厚,掌握材料制备、材料加工与成形、材料分析检测和材料应用技术,适应社会发展且具有高素质和较高实践创新能力的专门人才。
本专业实施材料科学与工程大专业招生、分专业方向培养的教育模式,采用基础课程一致、方向课程不同的课程体系。专业设有金属材料、电子材料与器件、铸造、焊接、模具设计与制造等专业方向。
材料物理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文社科知识广博,自然科学理论扎实,材料物理和材料科学基础深厚,掌握功能材料和电子信息材料制备、分析检测和应用技术,适应社会发展且具有高素质和较高实践创新能力的专门人才。
本专业实施按专业招生,分专业方向培养的教育模式,采用基础课程一致、方向课程不同的课程体系。专业设有功能材料和电子信息材料专业方向。
功能材料
本专业属国家战略性新型产业相关专业,专门培养节能环保、新能源材料产业需求的,具有高素质和较高实践创新能力的专门人才。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文社科知识广博,自然科学理论扎实,具有深厚的材料科学基础知识和扎实的生态环境功能材料与新型能源材料的专业理论及专业技能,以适应我国生态环境功能材料与新能源技术产业发展的需求。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建立于2001年,是河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材料类学科群中的主要专业和材料物理与化学博士点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能在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制备与结构研究、无机非金属材料加工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主要研究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成分、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了各种纳米材料与纳米结构、半导体材料、新型结构陶瓷粉体与材料、无机功能材料、复合材料以及其他硅酸盐材料的科学与工程问题。目前,本专业具有主持和完成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已经完成和目前承担的重要项目包括973前期研究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6项,河北省杰出青年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项目30余项。近五年来,在氮化硼纳米材料、无机光催化材料、硅材料缺陷工程等方面的研究先后获得河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二等奖及天津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本专业主要课程包括物理化学、陶瓷导论、无机材料性能、材料测试方法、无机材料工艺学等。该专业是目前河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的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注重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本科生进课题组活动着重训练高年级本科生的科研动手能力与科研素养。学生毕业后可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相关公司企业从事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科研、教学和科技开发及相关管理方面的工作。
信息工程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现有教职工72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20人、博士生导师8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0人。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具有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专业覆盖面广,学科门类齐全。现设有三个系、两个研究所和一个实验教学中心。拥有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三个本科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专业为河北省品牌特色专业。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五个硕士学位授予点,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及博士后流动站。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学科为河北省重点学科,另设有电子与通信工程、集成电路设计领域两个工程硕士授权点。学院师资力量雄厚,仪器设备与实验手段先进,设有河北省电子与通信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多年来学院秉承勤奋、严谨、求实、进取的优良校风,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取得了一批国际、国内领先的科研成果。学院的毕业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
电子科学与技术
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子器件、光电子器件、集成电路、电路与系统领域的基础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能从事电子器件、光电子器件、集成电路和电路系统的设计、开发和应用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学生主要学习电路与系统、微电子、电磁场、光电通信、信息处理等基础课程,受到电路控制系统、集成电路、微波与电磁场设计与开发方面的训练。
本专业具备从本科、硕士、博士到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是河北省重点学科,也是我校优势学科之一。
电子信息工程
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招生网
学生主要学习信号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受到信号检测、信号传输与交换、信号与信息处理以及计算机网络工程、微波工程、通信工程、智能仪器等各类技术的基本训练。
本专业为河北省品牌特色专业之一。
通信工程
通信工程专业培养具备通信与信息系统基本知识,掌握通信与信息系统中的信号处理方法和传输技术,能够从事通信及电子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学生主要学习信息与通信系统方面的基础理论、组成原理和设计方法,学习光纤、微波、移动和卫星等通信方式与组网技术,受到通信工程与电子系统设计等方面基本训练,具备现代信息与通信系统和网络的设计、开发、调试和工程应用的基本能力。
本专业为河北省品牌特色专业之一。
人文与法律学院
人文与法律学院现有教职工54人,其中专任教师44人。具有高级职称13人,中级职称31人;硕士生导师9人;具有硕士学位以上教师43人,占教师总数的98%,其中博士27人,占教师总数61%。现有劳动关系硕士点和法学、劳动与社会保障、对外汉语三个本科专业。学院设有法学系、劳动和社会保障系、中文系;有实践教学研究中心、劳动法学研究所、法论理学研究所、公共管理研究所、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社会调查研究中心、法务会计研究中心等教学和科研机构;建有模拟法庭、教学实习基地、电子阅览室和资料室等教学研究基础设施,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法学
本专业以教育部法学教育指导委员会规定的16门核心理论课程为基础,充分利用校内模拟法庭,校外教学实习基地进行七类九门实践课程教学,采用多种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专业的法学理论水平和法律职业素养,有较高的外语和计算机水平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强的复合型卓越法律人才。
主要学习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对学生进行法学思维和法律实务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具有运用法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运用法律管理事务与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劳动与社会保障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通晓中外劳动和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专业基础知识扎实,业务知识面宽,能从事劳动就业、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运作与管理、并具有理论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学生主要学习劳动经济学、管理学、社会保障学、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劳动关系、公共政策与社会政策等主干课程,系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相关基础知识。本专业注重经济学和管理学平台教育,文理兼招,学生毕业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可在政府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等部门从事理论与实际工作。
对外汉语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扎实的汉语与英语基础,对中国语言、文化、文学与中外文化交往有较全面的了解,熟悉对外汉语教学的知识、理论和方法的语言学高级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语言学和第二语言教育的基本理论,掌握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和知识,熟练地掌握英语,并受到中国文学、外国文学、中西比较文化等方面的基本训练。
本专业的毕业生能在国内外有关部门、各类学校、新闻出版、文化管理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及中外文化交流方面的工作。
社会科学部
社会科学部现有教职工42人,其中专任教师37人。正教授5人、副教授10人、讲师20人、助教2人;硕士生导师10人;绝大多数教师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现有马克思主义一级硕士点,并设思想政治教育系、思想品德与法律基础教研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研室、中国近代史纲要教研室、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以及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思想政治教育
本专业以马克思主义原理硕士点为依托,以校级重点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为平台,集中全部高级职称教师任课,全部由硕士生导师指导毕业论文,师资雄厚,基础扎实。本专业培养具备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能在党政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学生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技能与方法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
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学院现有教职工95人,其中教授 12 名,副教授19名。具有博士学位和在读博士的教师 38 名,专任教师60名。学院下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网络工程系、软件工程系、计算机技术基础教学部、计算机实验中心、软件工程研究中心、信息技术研究所等教学和科研机构。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三个本科专业。学院教学科研条件先进,各实验室和研究室拥有先进的专业教学、科研实验设备和计算机网络设备。学院还与美国、德国、法国、马来西亚等国的知名大学和国内著名院校、研究单位和大型软件公司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方面开展合作,多名院士和知名专家被聘为学院的兼职教授。学院根据自己的专业特性,在人才培养中力图体现厚实基础、深化专业、注重理论、突出实践的办学特色,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注重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专业按大类招生,包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三个专业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坚实的计算机科学基础,掌握计算机学科较系统的基本理论与专业知识,了解计算机学科的高新技术和发展规律,在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两方面均受到良好训练,具有设计、开发、维护和研究计算机应用系统和解决各类计算机应用实际问题的能力,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并且懂管理、会经营的复合型高级应用人才。
软件工程系旨在培养具备坚实的计算机科学基础,掌握计算机学科较系统的基本理论与专业知识,了解计算机软件领域高新技术,具有较高的软件理论水平,较强的软件设计、开发及管理能力,满足市场需求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软件人才。开设的课程包括:C及C++程序设计、.Net程序设计、网络编程技术、软件工程、软件测试技术、软件过程管理、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基础、人机交互技术、数据库应用技术等。学生不仅能够从事软件设计、开发及管理工作,也可从事软件理论研究工作。适合到工、矿、企、事业单位从事与计算机及软件相关的工作。
网络工程系旨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较强的工程技术能力,在掌握计算机大学科的较系统的基本理论与专业知识的同时,有较强的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在软硬件两方面均受到良好训练。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网络工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围绕网络安全技术和网络规划设计等专业领域,通过对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IP交换与路由技术、网络工程、网络编程技术、数据库应用等核心课程的系统学习,具备与计算机网络有关的科研和工程开发的基本能力,能从事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应用、维护管理等有关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
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学院现有教职工136人,专任教师121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26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61人,并聘有外籍教师若干名,有留学经历的教师31人,占专任教师总人数的26%。
学院语音实验中心共有语音室37间,其中数字化语音室7间,可实现音视频播放、会话、录音等功能。资料室藏书7000余册,中、英、日、法、俄等各类期刊杂志50种,报纸22种,并有多种语言音像资料供教师、学生借用。学院以教学为中心,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各专业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和良好的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计算机和网络的使用,具备较强的文字处理能力。学院定期开展第二外语课堂等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翻译、演讲、辩论、电影配音、写作、新闻主持人等各类大赛,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英语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良好语言文化修养的英语专业人才,毕业生能在文化、教育、科研、外交、旅游等部门胜任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本专业开设翻译、商务两个方向,一、二年级开设基础必修课程,着重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训练。三、四年级开设专业方向课程。通过系统学习和专业训练,使学生具备坚实的语言基本功,熟练掌握英语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具有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能力。
日语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日语语言基础和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的日语高级专门人才。一、二年级学习日语基础课程,三、四年级分为商务日语和日本文化两个专业方向。学生受到日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良好的熟巧训练,具有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能力。2008年学校与日本铃鹿国际大学开展2+2合作办学项目,学生修满双方学校规定的学分可分别获得河北工业大学日本语言文学学士学位和日本铃鹿国际大学国际学或观光学学士学位。
法语
本专业为法英双语,毕业生授予法国语言文学学士学位。学生通过学习法语语言、文学、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法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良好的熟巧训练,培养具有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法语专门人才。
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现有教职工94人,专任教师81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2名,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60名。现有建筑学、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设计艺术学二级学科等硕士学位授予权,同时还具有建筑与土木工程、工业设计工程和艺术硕士等三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目前学院有4个本科专业:建筑学、城市规划、工业设计、艺术设计(包括环境艺术与视觉传达两个专业方向)。学院设有图书资料档案中心、CAAD中心、建筑艺术实验中心(包括建筑技术实验室、影像实验室、模型制作实验室、综合材料实验室、人机工程实验室等),为教学、科研和工程实践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学院具有50多年办学历史,培养的毕业生以作风朴实、基本功扎实、综合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的特色,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
建筑学
本专业学制五年,授建筑学学士学位,2009年通过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本科教育评估,与美国、英联邦等国家和地区互认学位。具有建筑学一级学科工学硕士和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获得建筑师基本训练,能够适应国家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的,具有厚积博学意识、时代创新精神、良好职业道德、勤奋务实作风、基础理论宽厚、执业知识全面、专业素质过硬,具备良好设计创作能力、实践应用能力、职业适应能力的创新性、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毕业生能从事建筑设计、室内外环境设计、城市设计及有关建筑管理和建筑教学工作,并初步具有从事建筑学科学研究与开发的能力。培养具有多种职业适应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学生主要学习并掌握建筑设计方法与理论、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室内设计、建筑表现、美术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中外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构造、建筑物理、建筑法规、建筑施工、建筑设备、建筑经济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能力,完成建筑师的基本训练。
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入学后进行相关测试。
城市规划
本专业学制五年,具有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工学硕士学位和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
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从事城市规划、设计、管理和研究工作;具备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交通与市政规划、风景园林规划及城市设计、建筑设计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学习并掌握城市规划课程设计、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原理、景观设计原理、中外城市发展与规划史、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学、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概论、城市经济学、城市规划管理和法规等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能力,完成规划师的基本训练。
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入学后进行相关测试。
工业设计
工业设计专业学制为四年,具有设计艺术学和工业设计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
本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工业设计理论知识、专业素养和基本技能,能够应用基本理论和综合手段清晰的表达设计思想并进行产品设计。在校期间主要学习并掌握现代工业设计理论及设计学、工程学、材料学、设计管理、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课程,其主干学科为设计学。学生毕业后可从事以产品创新、产品开发为主的设计、管理、科研或教学工作。
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入学后进行相关测试。
艺术设计
艺术设计专业含环境艺术和视觉传达两个方向。
环境艺术方向学制四年,具有设计艺术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和艺术硕士学位授予权。
本专业方向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宽的设计适应能力,具备从事较高层次的环境设计能力和整体设计管理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学生主要学习并掌握室内环境设计和景观设计的基本方法和理论知识,以及各种专业应用技术和实践应用能力,其中主要包括:美术基础、美术史、设计史、专业设计理论、计算机辅助设计、专业设计基础、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建筑设计、园林设计、家具设计、公共艺术设计、模型制作、民居考察、建筑测绘、设计院施工图实习等方面。
视觉传达方向学制四年,具有设计艺术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和艺术硕士学位授予权。
本专业方向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宽的设计适应能力,具备从事较高层次的创意设计能力和整体设计策划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学生主要学习并掌握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意思维方式与理论知识,以及各种专业应用技术和实践应用能力,其中主要包括:美术基础、艺术设计理论、计算机辅助应用设计、专业设计基础、广告摄影、广告计划、标志设计、书籍设计、包装设计、海报设计、CI企业形象设计、印刷品设计与输出、多媒体设计、民间艺术考察、公司设计实习等方面。
要求考生具备良好的美术基础,入学后进行相关测试。
国际教育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
2003年6月,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务院学位办审核同意,我校同SUPINFO国际信息技术学院(原法国巴黎高等计算机学院)联合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教育项目正式启动。SUPINFO国际信息技术学院是被法国政府承认的具有法人资格的高等教育机构,在本领域内享有很高的声誉,其毕业生分布于世界各地的知名公司。
该合作项目已经顺利开展9年。目前,已有六届共计280余名毕业生顺利毕业,毕业生中部分学生留在欧洲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或在相关知名IT公司就职,部分学生回到国内找到了理想的工作,就业升学情况良好,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该项目采用4+1学习模式,即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4年,在我校学习,第二阶段1年,在法国学习(学生也可选择SUPINFO在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其他国家的校区)。学生修完该专业教学计划内的全部课程,成绩合格,颁发河北工业大学毕业证书、河北工业大学学士学位证书。同时发给法国SUPINFO国际信息技术学院学士学位证书。按照中法联合培养的教学计划学习四年后,成绩合格并通过英语(TOEIC)或法语(TEF)水平考试,学生可自愿赴法国(或其他国家的校区)学习一年,修满规定的学分,经考试合格,获得SUPINFO国际科学硕士学位(欧盟承认),学生从法国回国后,提供相关材料,可在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可该硕士文凭。学生通过考试,可获得法国工程师证书和各类国际IT职业认证证书。
学生在国内的学费为16000元/年,住宿费等杂费与我校其他学生等同,学费与住宿费由学校财务处按标准收取。在国外攻读硕士期间学费为6000欧元/年,生活费及国际旅费等其他费用自理。法方注册费125欧元/年,四年共500欧元,开学时一次性缴清。出国护照、签证等申请手续由学生自行办理,相关费用由学生本人自理。录取为本专业学生入学后不得转专业。
上海中医药大学院校简介
上海中医药大学成立于1956年,是新中国诞生后国家首批建立的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是教育部与地方政府“部市共建”的中医药院校,也是上海市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
学校位于浦东新区张江科学城科研教育区内,占地500余亩,教学设施齐全、环境优美。作为地处张江科学城核心板块的高校,以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对接服务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己任,利用已有的学科和综合优势,勇担深化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推动中医药自主创新、引领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任。
学校有教职员工1300余人,拥有5名两院院士,5名国医大师,3名全国名中医,97名上海市名中医,700多名高级专家和教授,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各级各类中医药专门人才。全日制在校学生近8000人,校友遍布70多个国家和地区。学校是国家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特色专业点”建设高校,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一级学科及中医1个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博士学位授权点,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科学技术史、医学技术、马克思主义理论、护理学7个一级学科,药剂学、生药学、药理学3个二级学科及中医、中药学、护理、翻译、公共卫生、生物与医药6个专业学位类别(领域)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学位授予专业覆盖全部中医药学科。有18个本科专业,除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外,还设有护理学、食品卫生与营养学、康复治疗学、药学、生物医学工程、预防医学等专业。有7个继续教育的本科专业。
学校已与20个国家和地区的60余家海外院校、医疗科研机构和国际组织建立了科研、教学、医疗等合作关系。其中,设有中英合作药学、中英合作护理学2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泰国、马来西亚、马耳他、美国等国家和地区院校合作举办的境外中医药学历教育,及在希腊、西班牙创办的2家“太极健康中心”。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已在捷克、荷兰、摩洛哥、毛里求斯、泰国、马耳他等国家设立海外中医中心,不断促进中医药国际化。
学校有国家重点学科4个:中医外科学、中药学、中医内科学及中医骨伤科学;国家重点学科(培育)2个:中医医史文献学针灸推拿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38个;上海市高峰高原学科4个。有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7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中医学、中药学两个学科连续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高校名单并进入培优建设行列;在教育部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我校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三个学科全部进入最高等级的A+档,是全国中医院校中唯一取得3个A+学科的高校。
学校办医规模与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有9家附属医院,覆盖了上海市所有三级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附属医院的总建筑面积约71.7万平方米,核定总床位数7118张,每年服务来自世界各地患者约1895万人次。龙华、曙光和岳阳等3家直属附属医院均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输出单位;各附属医院共有2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其中9个华东区域医疗中心。
学校以建设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为目标,坚持“不重其全重其优、不重其大重其特、不重其名重其实”的办学理念,经过近70年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教学与科研实力以及主要学科全国排名领先的中医药高等院校。
北京中医药大学院系设置北京中医药大学院系设置 学院 专业名称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汽车工程)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模具设计制造及自动化)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汽车服务工程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工业设计 工业工程 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 自动化
中国海洋大学院系设置中国海洋大学院系设置 海洋环境学院 海洋科学 大气科学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海洋技术 物理学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电子信息工程 通信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材料化学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海洋生命学院 生物科学 生物技术 生态学 水产学院 水产养殖学 海洋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系设置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系设置 上海交通大学院校简介上海交通大学院校简介上海交通大学是我国历史最悠久、享誉海内外的高等学府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经过120多年的不懈努力,上海交通大学已经建设成为一所“综合性、创新型、国际化”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大学。十九世纪末,甲午战败,民族危难。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盛宣怀秉持“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
中山大学院系设置中山大学院系设置 中山大学是中国学术和文化在南方的重镇。作为教育部直属综合性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中山大学在悠久的历史积淀中形成了优良的学术传统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和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八十多年来,文、理、医科大师云集,一路星光熠熠,综合实力稳居全国高校前列。 学校设有人文科学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历史学系、哲学系
山东大学(威海)院系设置山东大学(威海)院系设置 学校现有10个学院和2个教学部,44个本科专业。学院名称为:商学院、法学院、文化传播学院、翻译学院、韩国学院、艺术学院、海洋学院、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两个教学部为马列教学部和体育教学部。 山东大学(威海)简介山东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学科齐全、学术实力雄厚、办学特色鲜明,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部直属重点
中国人民大学院系设置中国人民大学院系设置经济学院财政金融学院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与人口学院国际关系学院教育学院新闻学院艺术学院外国语学院环境学院信息学院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劳动人事学院信息资源管理学院统计学院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历史学院文学院哲学院化学系物理系心理学系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体育部清史所国学院培训学院深圳研究院律师学院中法学院数据工
中央财经大学院系设置中央财经大学院系设置 目前本校的学院有:航空自动化学院,航空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空中交通管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机场学院,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国际飞行学院,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乘务学院,职业技术学院。 中央财经大学简介中央财经大学是教育部、财政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的教育部直属高校,是国家“双一流”建
中国农业大学院系设置中国农业大学院系设置 生物学院 动物医学院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资源与环境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人文与发展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工学院 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理学院 国际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学校简介中国农业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高校,是我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
2025-07-29 04:16:43
2023-11-25 03:49:44
2024-08-19 22:21:51
2025-08-04 18:05:35
2024-11-16 01:36:08
2023-12-26 11:0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