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30 14:39:05 | 招生网
兰州大学院系设置
兰州大学2013年招生专业与院系设置一览表
一、按类招生: 我校相当一部分专业实行按类招生,考生按类填报专业志愿和录取。进校后,学生在考取的专业类进行课程学习。两年后(个别类为一年半),根据学生本人成绩、志愿及相关规定,在其所在专业类各专业中选择专业继续学习。
二、基地班招生: 基地班主要为国家培养从事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高层次的教学人才。品学兼优者可免试推荐为硕士研究生。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两年后,可提前攻读博士学位。 办学指导思想包括:基地整体性建设;打破专业方向界限,按一级学科培养人才;针对学生实际,制定具有学校特色的"高标准、强培养、严要求、高质量"的方案;坚持本科培养阶段的相对独立层次,但在课程设置和教学设计上保持与研究生教育的恰当衔接;基础性人才的培养单独设班等。
学院名称 | 专业名称 | 学制 | 招生人数 | 报考类别 | 学费 |
文学院 | 汉语言文学 | 4 | 100 | 文科 | 4200 |
戏剧影视文学 | 4 | 30 | 文科 | 4200 | |
新闻与传播学院 | 新闻传播学类(含新闻学、广播电视学2个专业) | 4 | 105 | 文科 | 4800 |
广告学 | 4 | 35 | 文科 | 5400 | |
历史文化学院 | 历史学基地班 | 4 | 15 | 文科 | 4200 |
历史学类(含历史学、世界史、文物与博物馆学3个专业) | 4 | 90 | 文科 | 4200 | |
民族学 | 4 | 20 | 文科 | 4200 | |
经济学院 | 经济学类(含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统计学4个专业) | 4 | 95 | 文理兼招 | 4800 |
经济学基地班 | 4 | 25 | 文理兼招 | 4800 | |
管理学院 | 管理学基地班 | 4 | 25 | 理科 | 4800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4 | 25 | 理科 | 4800 | |
工商管理类(含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会计学5个专业) | 4 | 90 | 文理兼招 | 4800 | |
行政管理(政府绩效管理) | 4 | 35 | 文理兼招 | 4800 | |
哲学与社会学院 | 哲学 | 4 | 47 | 文科 | 4200 |
兰州大学院校简介
兰州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在国家高等教育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和良好声誉。招生网
学校创建于1909年,始为甘肃法政学堂,是中国西北地区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高等学校。1928年,扩建为兰州中山大学。1946年,更名为国立兰州大学。新中国成立后,在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中,被确定为国家14所综合性大学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入选“211工程”“985工程”建设高校,2002年和2004年,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兰州医学院先后并入和回归兰州大学。2017年,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学校现有城关、榆中2个校区。在11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坚守在西部、奋斗为国家,走出了在经济待发达地区创办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奋进之路,创造了化学“一门八院士”、地学“师生三代勇闯地球三极”、中科院“兰大军团”、隆基兰大合伙人等享誉国内外的“兰大现象”。
学校按照“兴文、厚理、拓工、精农、强医”的学科发展思路,着力构建“结构优化、布局合理、优势明显、特色突出”的学科体系和新型学科生态。是我国首批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首批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高校。现有2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涵盖了12个学科门类,是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之一。有2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8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化学、大气科学、生态学、草学4个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化学、物理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数学、工程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农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以及计算机科学等1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学校坚持“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工作理念,构建“稳培引用”有机结合的工作机制。现有专、兼职教学科研人员2934人,其中,教授、研究员1219人,副教授、副研究员829人。有研究生导师2294人;在站博士后286人;临床医学教授120人、副教授237人。有两院院士(含双聘)24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教学名师20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9人;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入选者4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2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4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者1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7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23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0人;神农青年英才2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含跨世纪)入选者129人;中国青年科技奖8人;中国女科学家奖3人;甘肃省科技功臣奖1人;甘肃省拔尖领军人才22人;甘肃省领军人才207人;甘肃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9人;甘肃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30人、优秀青年文化人才19人;甘肃省飞天学者75人;陇原青年英才21人。
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勤奋、求实、进取”的优良学风,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不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我国首批设置文、理科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首批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高校,是我国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19所高校之一。现有本科生20170人,硕士研究生13958人,博士研究生4221人。有106个本科专业,1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有5个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5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2门课程获评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42万余名校友以浓郁的家国情怀、独特的坚守奋斗,赢得了“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勤奋实干”的美誉。改革开放以来,毕业生荣膺两院院士、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者数量均名列全国高校前茅。
学校秉持“顶天立地”的科研观,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将地域的比较劣势转化为基于自然禀赋的比较优势,推动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升为国家战略甚至国际科学问题,在化学、大气科学、生态学、草学4个一流建设学科以及磁学、核学、细胞活动与逆境适应、青藏高原、冰川冻土、风沙治理、多肽药物、西部高发疾病、敦煌学、民族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亚问题、政府绩效治理、应急管理、区域经济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显著。围绕“一带一路”建设、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等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紧盯“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成果”,成立了一批创新研究机构,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现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5个,教育部创新团队8个;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参与共建2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5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6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6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1个,水利部国家水土保持监测站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中央统战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民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1个,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1个,国家民委“一带一路” 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1个,高校残疾人事业研究基地1个,老龄科研基地1个,中国梦研究中心1个。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世界48个国家和地区的263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牵头成立的“一带一路”高校联盟,成员总数达178个。在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格鲁吉亚建有3所孔子学院。与美国德雷塞尔大学合作举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教育合作办学项目。
学校第一医院、第二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急救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是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具有重要影响的医疗机构,在区域医疗和医学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口腔医院是三级甲等口腔专科医院。
面向未来,兰州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发扬“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校训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守奋斗,致力于在中国西部大地奏响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磅礴乐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南开大学院系设置南开大学院系设置 南开大学院校简介南开大学院校简介南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母校。学校肇始于1904年,成立于1919年,由近代爱国教育家严修、张伯苓秉承教育救国理念创办。1937年校园遭侵华日军炸毁,学校南迁,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回津复校并改为国立。新中国成立以来
天津大学院系设置天津大学院系设置 学院 专业 学制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四 热能与动力工程 四 工程力学 四 工业设计 四 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 测控技术与仪器 四 信息工程(光电信息工程) 四 生物医学工程 四 光电子技术科学 四 电子科学与技
东南大学院系设置东南大学院系设置 建筑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能源与环境学院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数学系自动化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物理系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人文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外国语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交通学院 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软件学院吴健雄学院 无锡分校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东南大
南京大学院系设置南京大学院系设置 招生专业名称 专业分流方向 所属院系 咨询电话 戏剧影视文学 戏剧影视文学 文学院 025-83593067 汉语言文学 汉语言文学 汉语国际教育 对外汉语 海外教育学院 025-83594535 历史学类 历史学 历史学系 025-83593517 考古学
北京大学医学部院系设置北京大学医学部院系设置 基础医学院 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 病理学系 医学遗传学系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 病原生物学系 医学信息学系 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系 生物物理学系 中西医结合教研室 药理学系 神经生物学系 心血管所 免疫学系 细胞生物学系 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北京大学系统生
厦门大学院系设置厦门大学院系设置 院系 招生专业(类) 招生科类 设置与分流专业(方向) 人文学院 中文系 中国语言文学类 文史 汉语言文学 汉语言(应用语言方向) 戏剧影视文学 文史 戏剧影视文学 历史学系 历史学类 文史 历史学 考古学 哲学系 哲学类 文、理
山东大学院系设置山东大学院系设置 山东大学2012年普通本科招生专业(类)设置 学院代码 学院名称 招生专业(类) 所含专业名称 学制 招生类别 1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哲学类 哲学、宗教学 四年 文史 社会学类 社会学、社会工作 四年 文史 2 经济学院 经济学类
重庆大学院系设置重庆大学院系设置 学部 学院 招生专业(大类) 专业(方向) 科类 文理学部 美视电影学院 表演 艺术 播音与主持艺术 艺术 戏剧影视导演 艺术 广播电视编导 艺术 戏剧影视文学 艺术 影视
2024-04-03 06:38:51
2024-07-08 04:30:57
2024-08-25 01:23:41
2025-07-29 04:16:43
2023-11-25 03:49:44
2025-07-31 14:5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