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9 05:24:14 | 招生网
新高考制度内容如下:
新高考取消文理分科,学生将依据个人学习兴趣、学科优势和高校分专业选科要求选择确定等级考科目,学生的知识结构将变得更加多元;同时数学科目不再区分文理科,所有的考生将使用相同的数学试卷。新高考政策有3+3模式和3+1+2模式两种模式,具体如下:
一、新高考“3+3”模式。
在3+3模式下,语文、数学、外语是按照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而选择的3门科目(生物学、物理、历史、政治、地理、化学选择3门)是按照等级赋分后再计入考生总成绩。 招生网
第一个3:语文、数学、外语3门必考科目,每门满分150分,采用原始考分,总分450分;第二个3|:另外3门选考科目通常满分为100分,采用等级赋分,总分300分,所以总共满分为750分(上海选考科目单科满分70分,高考总满分为660分)。
二、新高考“3+1+2”模式。
“3”为全国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每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1”由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首选科目中选择1门,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满分为100分。“2”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再选科目中选择2门,以等级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每科满分均为100分。
在3+1+2的模式下,全国统一考试科目(语文、数学、外语)和首选科目(物理、历史)都是按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的,而选择的2门科目(生物、政治、地理、化学选2门)是按等级赋分后再计入考生总成绩。
2023高考科目及各科分数如下:
3+3高考模式各科目分数及总分,第一个3:语文、数学、外语3门必考科目,每门满分150分,采用原始考分,总分450分。第二个3:另外3门选考科目通常满分为100分,采用等级赋分,300分,所以总共满分为750分,上海选考科目单科满分70分,高考总满分为660分。
3+1+2高考模式各科目分数及总分,高考总分750分。“3”为全国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每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1”由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首选科目中选择1门,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满分为100分。
“2”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再选科目中选择2门,以等级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每科满分均为100分。
传统高考文理分科模式总分,语文、数学、外语3门每门满分150分;文科(政治,历史,地理)综合300分,共计750分。语文、数学、外语3门每门满分150分;理科(物理,化学,生物)综合300分,共计750分。
高考重要性
高考意味着比别人的选择情况要多一个。人生选择很重要,对一个选择多一条路通过高考进入好的院校,好的学校各方面的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对于你日后的发展会起到意想不到的帮助效果。比如人际关系。给你指明了一条道,因为太多人,不知道该怎么走了。
好的大学,氛围可以簇拥着你不断向前。遇到什么问题随便敲开哪家的门,都是顶级的教授,在这样的环境里,想不进步都难。你主动学习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知识的积累,理解,掌握能力,你忍耐寂寞,抗拒诱惑,应对挫折,自律超过了止步于大学之外的同学们。
招生网(https://www.zhaosheng.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总分多少分的相关内容。
新高考改革后,大部分省市的高考满分为750分(除了海南省高考总分900分,上海市高考总分660分、高职专科450分、江苏2020及2020以前总分480以外)。传统高考地区一般考四门,语文、数学(文/理)、外语各150分,其中外语包括听力30分;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各300分;3+3高考省份考6门,语文、数学、外语各150分(按原始分计入总成绩),再从政治、地理、历史、生物、化学、物理六门中任选三门参加考试(选考科目实行等级赋分制度),每门100分;3+1+2省市考6门,语文、数学、外语各150分(按原始分计入总成绩),物理/历史(按原始分计入总成绩),再从政治、地理、生物、化学四门科目中任选两门参加考试(按等级赋分的方式计入高考总成绩),每门100分。注:浙江省高考采用7选3的模式(也被认为是3+3高考模式),具体执行和3+3高考模式一样,不同的一点是:考生需要在政治、地理、历史、生物、化学、物理、技术7门科目中选择三门参加高考。高考总分也是750分。特殊情况:特殊情况1:上海上海市2022年高考总分66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均为150分,不分文理,考试时间安排在6月;外语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其中一次考试已安排在1月份进行,选择其中较好的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总分。考生自主选择的3门选考科目,每门满分均为70分。仅报考高职专科的考生,只需参加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考试,语文,数学和外语科目每门满分均为150分,不分文理,总分为450分,外语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其中一次考试已安排在1月份进行,选择其中较好的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总分。海南省2022年海南高考分数实行的是标准分制度,总分900分,由原始分经过各种加权得出的赋分,相当于名次分。特殊情况2:海南海南省高考是语文、数学、外语三门主科每门满分150分,另外加上任选的三门副科每科满分100分,最终计算总成绩时,三门副科所占的比重要少一点,经过加权得出成绩。进行标准分换算的时候,每科成绩的第1名都是900分,每科成绩的全省倒数第1名都是100分,其他的按名次划分分数段。然后再进行综合得出高考的名次,依然是综合得分第1名的是900分,全省综合倒数第1名的是100分。特殊情况3:江苏另外,江苏省在2020年及2020年之前,高考总分为480分。分别是语文160分,数学160分,外语120分,以及文科类考生加试语文附加题40分,理科类考生加试数学附加题40分。其高考模式为“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 以上,就是招生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新高考制度内容是什么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招生网:www.zhaosheng.com高考改革到底好还是不好? 高考改革是教育体制改革中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全社会极其关注。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这项改革作出了全面、系统、明确的部署。 推行职业院校分类招考和注册入学,有专家担心,高考改革如果只是局限于科目调整,却不对招生制度也进行改革,可能令改革效果大打折扣。 教育部网站获悉,在改革招生录取制度方面,重点分成两个方面, 一是
什么是新高考赋分制度? 新高考赋分制度,是考生的单科成绩的卷面分。 在所在省份的排名,由高到低分成21个档位,每个档位对应不同的分值,赋分之后的这个分值才是考生最终的成绩 。 一、等级赋分制: 是指按照分数排名的百分比而非卷面分数来计算成绩的一种方法,用来统计选考科目的成绩,具体讲是将学生的卷面总分, 按照参加考试总人数的排名,把一定区域内的学生划分为一个等级 ,除了语数英三
新高考制度赋分的作用是什么? 赋分实际上就是自己的排名位次在分数上的体现。 原始的高考,考生的总成绩是由6门学科的单科成绩,累计出的总成绩,就是考生的最终成绩,卷面是多少,考生总成绩就是多少,而新高考赋分制度,是考生的单科成绩按排名赋予的分数。 在所在省份的排名,由高到低分成21个档位,每个档位对应不同的分值,赋分之后的这个分值才是考生最终的成绩。 选科组合太多,学生之间不方便直
2022年新高考政治赋分制度是什么样的? 2022年赋分裸分对照表如下: 等级赋分制,是新高考规定选考科目设等级性考试下,成绩按等级赋分(3+3地区是全部6个选考科目,3+1+2地区是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共4个科目),对应这些科目卷面分满分为100分,根据考生分数排名的百分比而非卷面分数来计算成绩的一种方法。目前,等级赋分制只用于选考科目的成绩统计,适用范围为14个新高考改革省
2010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 全国报名人数为946万余人,比2009年1020万的考生数减少74万人。考生人数自2008年突破千万以来,2009年就开始下降,今年的报考人数比去年进一步减少,降至千万以下。 从目前已公布报考人数的27个省(市)自治区来看,除四川、甘肃、西藏三省区的考生数量较2009年有所提升外,其余省份均呈下降趋势。以今年报考人数位居全国前三位的河南、山东、广东三省为例,其中
新高考赋分规则 新高考赋分规则如下: 新高考赋分化学、生物、地理、政治4科原始总分为100分,赋分起点为30分。在赋分 时,将各科目考生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共5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 比例分别约为15%、35%、35%、13%和2%。 “3+1+2”模式中3是指语文、数学和外语,1是指从物理和历史中选择一科作为考试科目,2是指从化学、生物、地理、政治4科中
新高考赋分制度是怎么样的? 生物赋分对照表如下: 高考生物赋分按等级赋分,起点赋分40分,满分100分。 考生各科成绩按等级赋分,起点赋分40分,满分100分,共分21个等级,每个等级分差为3分。以各科卷面得分为依据,按最接近的累计比例划定等级,其中第21等级比例不超过1%。物理选考科目保障数量确定为6.5万,当物理选考科目某次考试赋分人数少于6.5万时,以6.5万为基数从高到低
新高考赋分制是啥意思 1、新高考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对于新高考改革的内容也略知一二,不过有的学生可能还存在疑惑,比如新高考的赋分制是什么意思呢? 2、新高考赋分制是啥意思 3、是按照分数排名的百分比而非卷面分数来计算成绩的一种方法,只用于选考科目的成绩统计。考生各科成绩,以当次高中学考合格成绩为赋分前提,高中学考不合格不赋分,起点赋分40分,满分100分,共分21个等级,每个等级分差为3分
2024-12-11 22:29:56
2024-08-08 23:43:57
2024-06-20 05:12:53
2024-02-21 09:08:46
2024-07-22 23:52:38
2024-10-10 09:2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