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2 11:09:59 | 招生网
我们先看一下几个高考选科最常见的误区,大多数人都会犯的错误。
很多高中生可以为了总分提高六七分而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却在填志愿时,仅仅根据自己对某个专业的想象,或自以为是兴趣的“兴趣”,匆匆填完志愿,更有甚者让家长或亲戚全权决定。
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本末倒置。
其实,在真正关键、根本的事情上,选科本应该分配更多的重视。
填志愿之前,是选科。
最常见的情况是:大多数人在高一起初学九科的时候,偶尔会想一想、和朋友聊一聊大致的意向,却从未严肃地考虑过,或者说,没有以“一定要导出一个结果”为目标。
到了选科的前夕,可能会看下学校的通知(基本上是文件原文),以及附带的一些所谓的选科方法,最后和家长讨论一下,便决定了。
那这些所谓的选科方法是怎样的呢?
“一定不能选专业覆盖率太低的科目!” 招生网
“千万不要选全理或全文!”
等等一类的选科误区。
提出这些选科方式的人,本身对于高考选科就不了解,其建议行为甚至可以称之为不负责任的惑众。
下面我们通过几个选科常见的误区,针对性提出正确的选科建议。
第一个选科误区,以“专业覆盖率”作为衡量科目的标准。
因为专业覆盖率高,大部分学生直接首选物理,即使自己并不擅长物理这门课程。
可能有人会问:“这有什么问题呢?选科就是要尽可能扩大自己选择的范围,当然是选择专业覆盖广的科目啊。”
物理科目专业覆盖率确实较大,因为我们所认为的‘物理专业覆盖率=(仅物理专业+物理历史皆可)/全部*100%’。
那为什么我们会认为历史专业覆盖率低呢,因为大多数人认为的‘历史专业覆盖率=仅历史专业/全部*100%’,直接忽略了‘物理历史皆可’的专业覆盖率。
但其实上‘物理历史皆可’的专业覆盖率并不低。
这也导致了多数人即使知道自己不擅长学习物理,但仍会选择物理的原因。
当然我不是建议同学们不要选物理,而是希望同学们在选科时不要单纯地以“专业覆盖率”作为衡量科目的标准。
如果你对物理真的不擅长,那就不要选物理,选历史,再选择其它理科类学科扩大专业覆盖率就可以。
同时,这也涉及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专业”。
我们都知道,高考改革后,专业对选科是有要求的。
但是,你对专业了解吗?你知道自己适合什么专业吗?
有—个基本事实是:我们只会被一个专业录取。
所以,结合正常的逻辑,真正的判断标准是:
“我需要知道我想读什么专业,适合哪个专业,我的选科组合,能否使我选到想读的专业。”
就可以了。
问自己这个问题。
以自己的目标专业为导向,提前了解志愿填报、专业测评,而不是把现阶段的任务留给高考后填志愿的自己,这本质上也是一种拖延。
剩下科目的选择方法,会在后面提到。
然而,你已经可以发现,实际情况远没有这么简单。
这个判断标准是自然状态下原本就合理的,但它默认了一个前提:
“我清楚自己要选什么专业。”
很多人不清楚他们要选什么专业。
原因很简单:大部分中产阶级及以下的家庭没有资源和科学的言传身教为他们的孩子提供足够的“尝试,然后试错”的机会和体验、开拓的视野和格局,以及经济支持。
但不要忘了,信息时代,获取我们想要了解的内容易如反掌,通过不断的信息查询,专业的志愿测评,不断地深入、了解。即使你还不能切身实际的体验某个专业,但是对自己、对专业也能够有足够的认识。
这时,你会听到一个声音:“呵,有必要吗?天天看这些,最近考试成绩怎么样啊?”
不仅有必要,而且是非常必要,非做不可。虽然不恰当,但有一句简单的话是,坐井观天。
很多人因为没有关注新的视野,新的知识,而局限在自己的世界里。
主动地去规划自己的未来,不仅与实干精神不矛盾,还对其有促进作用。规划过未来和没有规划过未来的两种人生,差别显而易见。
其实,这种声音之所以会出现,就在于大部分情况下,我们会把“规划”落实成“空想”,最后把实际上自己空想的无效性,自以为是地,当作是规划的结果,非常滑稽地否定了规划的效果。
似乎一提到“规划”,有人就已经在脑海中想象出了一个整天无所事事看这看那想来想去的人。
恰恰相反。实际上,当我们需要做选择时,借助外界工具(信息查询、志愿测评等)往往往往能帮助我们在短时间内做好规划,并不会影响到我们的学习。
这是最荒唐的地方。
比如某些所谓的选科方法,把各个学科能选什么专业列出很多。地理下面就写着地质学、测绘之类,历史下面就考古、文物等等,政治下面就马克思主义理论、公共管理.....
这种资料把学生误导到一个错误的方向上。
比如我选历政地,就会听到“地理?你要学城市规划什么的吗?”“政治?你要考公?你要从政?”
甚至有人会这样想:“我对化学/生物很感兴趣,我以后就选化工/生命科学吧。”很多人就是这样挖坑自己跳的。
而这里,就引出了我们选科真正方法的第二步。
在“确保自己的专业可以选到”这个要求符合后,剩下的就非常简单了:
选分得分高的,并且有把握拿分的。
其实,第二步也只是看上去简单。
你已经可以发现,它也默认了一个前提:
“能够比较准确地估计自己在某个科目上的分数。”
实际上,其内涵是:选分高的,不是过去分高的,也不是当下分高的,而是高考时高分概率最大的科目。这同时也涉及到成绩的稳定性。
选分高的,不是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就选自己最感兴趣的学科。
恰恰相反,选科这件事,和兴趣没有直接关系,擅长而不感兴趣的情况是存在的;而是与你要选的专业,以及你在选完这个专业要求的学科后,剩下科目高考取得高分的概率有关。
而要选的专业,不单单是由你对某个基础学科的兴趣决定的,而是需要综合考虑很多因素。
第四个误区:认为选全文或全理科目,就浪费了高考改革政策/可替代性强/没有人文素养。
有这种想法的纯粹是无稽之谈。
其实这个政策本质上也就是为有文理混选需求的考生服务的,千万不要反倒被可选择的多样性迷惑和限制了自己的本意。
试想一下,如果有个高中生想学医,于是选了物理和化学。TA生物分数比地理和政治高,最后的组合是物化生。这时TA听到了诸如“你这不是浪费了高考改革政策嘛?”“你就这么喜欢理工科吗?”“未来的理工男/理工女预定咯”“综合发展也很重要啊”这类无稽之谈的话语....
至于认为文科知识可被替代性强,而劝他人选理科的,其实根本不了解人文社科,并且将知识的可替代性作为选择的唯一标准,这是令人啼笑皆非的。
第五个误区:许多高中生会和家长、亲戚交流“选什么科、选什么专业”,并将其意见看得无比“高上”。
和他们交流是没错的,但很多人没弄清楚应该交流什么内容。
如果出现了需要跟家长交流的情况,那只能是:
“规划的过程中,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我想选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但就业情况不理想。所以为了“就业前途”,我还是选个好就业的专业吧。”
现在是什么时代?信息时代!这个社会无时无刻都在变化着,在现在看来好就业的专业,在未来的几年里未必如此。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所以最好的方式还是选择自己感兴趣并且擅长的。
以上几个,是当下家长和学生最容易犯的选科误区。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避免这些选科误区,做好选科规划呢?
其实我在上面已经提出了建议。
专业的志愿测评+互联网信息查询
两者缺一不可!
首先通过专业志愿测评,提前了解自己的学科能力与专业倾向。
每个人在面对升学志愿报考时,在专业、职业兴趣和适合的工作领域等方面,一般表现出一定的倾向性。
人的人格类型、兴趣与就读专业密切相关。兴趣是人们活动的巨大动力,凡是具有专业兴趣的专业,都可以提高人们的积极性,促使人们积极、愉快地在该专业学习、钻研。
寸辛升学志愿报考测验可以我们做好自我兴趣的有效评估,从而成功地进行学科志愿选择,从整体上认识和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测验从适应个性特征的角度,能够较为准确地判断自己最适合就读的专业,提高高考专业志愿填报、高中选科的目的性、提前规划职业生涯,从而让学生得到最适宜的活动情境并给予最大的能力投入。
很重要的一点是,它是由多学科专家参与,基于大量数据的人工智能挖掘和分析修订而成的高中生志愿测评,主要从你的高考分数出发,结合你的性格特点与职业倾向性,为你推荐合适的学校和专业。
一份好的志愿测评在测验结束后,会给你一份专业测验报告,你也可以从报告中看出自己的职业兴趣倾向,以及几个理想专业选择。
在得到了你的专业测评结果时,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信息查询,全面深入地去了解这些专业!
在对这些专业深入了解后,我们才能确定自己的所要选的专业。
然后再根据专业要求进一步确认自己的选科标准。
这也是为什么‘专业的志愿测评+互联网信息查询’两者缺一不可的原因。
招生网(https://www.zhaosheng.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新高考改革,“新”在哪儿,到底“改”了什么的相关内容。
新
高考改革
的第一大变化就是选科,传统高考以数理化、政史地划分文理科目,考生只能在这两个组合种做出选择,但是新高考改革采取“3+1+2”的选科组合,考生可以在选定物理或者历史的条件下自由选择另外两科,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12种组合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以及擅长科目做搭配。
传统高考录取依据为高考成绩,但是新高考改革则依据高考成绩和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成绩,参考
综合素质评价
情况。
统一高考 成绩:就是指3+1+2的考试成绩,前面3是语文数学外语,后面是考生选择物理或者历史以及其他选考科目。
选考成绩:相当于高考,考试时间初步定在6月份。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评价内部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体育成绩等)、艺术素养(艺术特长发展等)和 社会实践 。
新高考”3+1+2“模式分值计算:
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8省市制定的等级赋分方案五等级一分一档制度,是将考生的卷面成绩的原始分划分为A、B、C、D、E五个等级,各等级所占比例约为15%,35%,35%,13%,2%,最低赋分为30分,最高100分。也就是说,考生即使交白卷,按照名次也有30分的成绩。
举例:
河北强基计划提醒
赋分制度下想要取得高分就需要考生对自己的学科实力有较准确的评估,同时还需要了解各科目难度及选科人数等因素对赋分结果的影响,想要选择考生擅长的又能够被赋予高分的选科组合还需要考生家长们付出一番心思。
2021年实施新高考的8各个省市中福建、江苏、广东、湖南、湖北等5省实施【院校+专业组】,是专业组 平行志愿投档 ;河北、辽宁、重庆等省实施【专业(类)+院校】,是专业平行志愿投档。
院校专业组是指一所院校可设置一个或多个院校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内可包含数量不等的专业。同一院校专业组内各专业的科目要求须相同。
专业(类)+院校”模式,采取一所院校一个招生专业(类)为一个志愿,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统一录取模式。考生既可以选择不同高校的同一专业,也可以选择同一所高校的不同专业,还可以选择不同专业下的不同高校。
河北强基计划提醒
新高考志愿填报模式意味着考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特长,优先从专业角度选择高校并填报志愿。这样对于考生来说更加的公平,能够拥有更多的选择范围。与现在志愿填报和录取方式相比,主要优势是扩大学生选择权,提高志愿满意度和满足率。但是同时也要求考生对自己的 生涯规划 有明确方向,从选科开始就需要考虑未来的专业及职业发展规划。
新高考改革的另外一个特征就是高校招生途径的改变,目前高校已经形成了强基计划、综合评价、高校专项等多种途径为一体的升学方式。建立了更加丰富、立体的评价体系,同时也为高校选拔人才拓宽了渠道。
河北强基计划提醒:目前,多元录取已经成为高校招生的必然趋势,目前,强基计划、综合评价、高校专项等升学方式都已经成为考生进入名校的重要方式,各位考生和家长也不要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于高考这一条路上,尝试多种升学路径,为进入名校多一些可能。
升学路径虽然扩大,但是考生要对自己的综合实力有准确的定位,有侧重的准备,而且高考成绩依然是高校特招选拔的重要依据,是断然不能忽视的。
新高考改革从政策的层面给予考生更多的选择权力,让有学科特长的考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科目,专业和大学,也给了孩子进入名校创造了更多的机会。与此同时,也给考生家长带来很多问题和挑战!从选科到赋分再到志愿填报,都需要考生家长权衡多方因素综合考量。
以上就是招生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招生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招生网:www.zhaosheng.com地理考20分可以赋分吗 可以。 物理是原分制,生物和地理的赋分规则是按照你的排名来看的。但有一个保底分。30分。也就是说你分数再低,他都会给你强制提到30分,但负分有的时候不一定是加分,如果你们那一届地理度很高那么相对而言,你的排名就会低一些你的分数反而会被拉低。 新 高考改革 后,地理考到90以上比较好,赋分一般在95左右。 地理30分新高考赋分多少 高考地理科目的30分赋分可能
天津赋分为什么不利于外地人 高考移民破坏高考公平性,让本省考生充足的教育资源被瓜分,高考录取率降低。 因为在赋分制条件下,中等偏上的孩子,他们选择的考试科目可能是比较热门的理科类考试科目。在赋分的时候,如果大家的考试成绩都比较好,有可能导致赋分之后的成绩比原始分数的成绩要低很多。因此,赋分制条件下,学习成绩本身处于中等偏上的孩子就比较吃亏。 新高考是根本性的制度改革,其中的关键涉
关于高考艺术特长生 1高考艺术特长生,报考资格 艺术特长生已成为一个招生热点,它的招生对象是具备音乐、舞蹈、戏剧、书画等艺术特长的考生。 考生要想取得艺术特长生资格,首先要参加艺术特长生统一测试(统一测试通常为各省联考),省联考成绩将作为高校录取艺术特长生的主要依据。该测试一般从10月底开始报名,12月进行测试。测试项目分为声乐、器乐、舞蹈、戏剧、书画等,考生可以选择其中一项参加。测试成绩
2022天津高考从哪一届物理化学捆绑 2024届。 新高考模式“有调整”,物理化学“捆绑”了到2024年选科的时候,是需要把物理和化学划分到一起的,现在的情况是把物理和历史进行二选一,剩下的科目自由选择。 天津市高考实行分省自主命题,由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具体组织实施。 天津大学2010考研物化和化原大纲 天津大学硕士生入学考试业务课程大纲说明 课程编号:826课程名称:化工原理(
湖南高考学考赋分制度是怎样的? 湖南学考赋分标准如下: 新高考赋分化学、生物、地理、政治4科原始总分为100分,赋分起点为30分。在赋分时,将各科目考生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共5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15%、35%、35%、13%和2%。 按照考生原始分从高到低划定五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A等15%、B等35%、C等35%、D等13%、
地理专业比较好的大学 1、 北京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部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是北京师范大学下设的学部,为地理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起源于1902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史地类,1928年正式成立地理系,2016年11月由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资源学院、灾害风险科学研究院、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共
请问青岛黄海职业学院有多严,严到什么地步? 学校严不到地方上。严都严在不该严的地方。 就简单给你说几条吧,不能谈恋爱,这我没意见。但是。有不少女生还是可以随便出入男生宿舍的,男生亦然。 卫生严,经常让学生不上课出去值勤。 没事就把学生拉下去军训。早上跑操要划入量化,量化关系主任的工资(未证实)所以刚入学那段时间,经常晚上满满的人,在那里练跑操。 门禁严,星期六下午,星期天白天可以出校门
什么时候可以查的到自己被那个大专学校录取? 各省市的专科录取时间不是同一规定的,但是专科批次录取工作都是在本科阶段的录取工作结束之后进行的,是最后一个批次的高考录取。一般都从7月末到八月初之间开始专科批次录取工作。 大学专科(高职专科),是以培养职业技能型高等职业人才为主要目标,即大学专科的目标是理论化,实用化,是在完全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出一批具有大学专科理论知识的职业人才。
2024-12-11 22:29:56
2025-02-06 16:18:53
2024-08-18 06:04:09
2024-08-08 23:43:57
2024-08-01 20:37:49
2024-06-20 05:1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