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四川户口可以在重庆读高中吗

2025-03-18 15:59:34 | 招生网

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四川户口可以在重庆读高中吗相关的问题,今天,招生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四川户口可以在重庆读高中吗

四川户口可以在重庆读高中吗

四川户口可以在重庆读高中。
四川户籍学生在重庆读高中并参加高考须满足以下条件:学生在重庆高中阶段有三年连续完整学籍并实际就读;学生父母至少一方在重庆有三年及以上合法稳定工作,且从2019年起连续三年缴纳基本养老保险
四川户口的户籍管理:
1、户籍迁移政策:涉及跨省迁移、城乡迁移的条件和程序;
2、户籍登记事项:包括出生登记、死亡登记、婚姻变更等;
3、户口簿的重要性:作为个人身份和户籍身份的法定证明;
4、户籍信息的查询服务:提供个人户籍信息查询的途径和方法;
5、户籍制度改革动态:近年来户籍制度的变化和改革方向。
综上所述,四川户籍学生要在重庆读高中并参加高考,必须在重庆的高中连续就读三年,并且其父母中至少有一方在重庆具有三年以上的合法稳定工作及自2019年起连续三年的基本养老保险缴纳记录。
【法律依据】:
《重庆市教育局关于异地中考的规定》
第二条
具有连续两年重庆市初中学籍的市外户籍流动人口的随迁子女,可在就读初中学校所在区县报名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不含联招),成绩和志愿符合录取条件,由该区县所属普通高中学校录取。意思是外地户口如果要参加重庆中考报考重庆高中,必须有我市连续两年学籍。但是不能参加联招,只能由所属区县的普通高中录取。对于区属重点高中和市原七大直属校是没有机会的。但有个特殊的情况,如果孩子成绩足够好,去直属或者区重学校招办老师愿意收的话就算不符合条件也是可以就读的,一切问题学校都会给予解决。
第三条
非联招区如何就读联招学校:理论上是不可以的,但是成绩优秀的孩子市内重点学校是非常欢迎的。不过根据政策,每年直属校会定向向区县投放一些招生名额,可以在中考前拿孩子的平时成绩到目标学校招办进行登记,学校会联系家长和孩子参加测试,成绩达到标准即可就读联招学校重点高中。
教育部、公安部《关于做好综合治理“高考移民”工作的通知》
二、落实综合治理“高考移民”的主要任务措施
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履行监管责任,根据本省(区、市)实际情况制定监管实施方案。在每年全国统一高考报名前开展学籍核查和实际就读情况核查。在学期中,采取定期不定期进校进班点名、重点学校抽查等方式,加强对行政区域内高中阶段学校(含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等)学生学籍管理、学生实际就读情况等的监督检查,督促高中阶段学校强化内部管理,规范办学行为。重点发现和纠正人籍分离、空挂学籍、学籍造假的现象,对违规招收的“在册不在校”“在校不在籍”的学生,要及时清退。要加强高中学生学籍信息管理和审核,所有入学、转学、退学等必须通过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办理,学籍主管部门在高考报名前要全面、准确向招生考试机构提供考生学籍和实际就读情况等信息。要科学合理制定中考报名政策,确保与本省(区、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高考政策和治理“高考移民”措施相衔接、相协调。

四川户口可以在重庆读高中吗

重庆户籍不够三年能不能高考

不能
这种情况是不能报名高考的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可以申请报名条件:
(一)截至报考当年9月30日(含)往前连续推算(往届生学籍从毕业当年往前连续推算),报考人员至少具有重庆3 年户籍和高级中等教育阶段3 年学籍。
(二)报考人员具有重庆户籍或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学籍,不足3 年但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 自出生之日起至报考时户籍一直在重庆;
2. 随其父或母户籍已落户重庆,其父或母为区县级(含)以上组织人事部门确认引进的优秀人才、区县级(含)以上政府审批的招商引资项目的主要投资者、部队复员军人、部队转业军人;
3. 因家庭变故、其父或母工作调动等原因随其父或母户籍已落户重庆;
4. 驻外使领馆工作人员随任子女,在国外就读达到高级中等教育同等学力,回国后本人户籍已落户重庆。
重庆高考报考类型设普通类、高职对口类、中职直升类、单考单招类4类,考生除符合教育部有关报名条件外,还须符合下列条件,方可在重庆报名参加高考,且只能选择其中一类报考。
一、普通类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普通高中毕业生或具有普通高中教育同等学力的社会人员,可报考普通类。
1.考生自出生之日起至报考时户籍一直在重庆久居。
2.考生具有重庆普通高中学籍并实际就读且符合以下任一条件者:
①考生父或母属重庆区县级(含)以上组织、人事部门确认引进的优秀人才,考生随父或母将户籍落户重庆的。
②考生父或母属重庆区县级(含)以上政府规定的招商引资项目的企业法定代表人及主要投资者,考生随父或母将户籍落户重庆的。
③考生父或母为驻重庆部队现役军人,考生随军将户籍落户重庆的;考生父或母因复员(转业)到重庆,考生随父或母将户籍落户重庆的。
④考生因父或母工作调动,考生随父或母将户籍落户重庆的。
⑤考生因家庭变故(指父母离异、死亡等非正常情况),考生随父或母或监护人将户籍落户重庆的(父或母或监护人原户籍应为重庆)
⑥考生为持有重庆公安机关签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且在中国定居的外国人。
3.原户籍非重庆的考生(除普通类第2项规定情况外),考生及父或母须落户重庆3年及以上,考生须具有重庆普通高中连续完整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4.非重庆户籍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考生及父或母至少一方须具有重庆公安机关颁发的3年及以上且在有效期内的居住证,考生须具有3年重庆普通高中连续完整学籍并实际就读,其父或母须提供在渝3年及以上的合法稳定就业和居住的佐证材料(须同时提供连续3年及以上在渝缴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等材料)。
5.驻外使领馆工作人员随任子女,在国外就读达到普通高中教育同等学力,回国后本人户籍已落户重庆的。
具有普通类报考条件规定情况之一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可报考普通类。从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报名起,中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报考普通类,须提供普通高中教育同等学力证明(经市教委批准设立的具有艺术、体育类专业举办资格的中等职业学校艺术、体育类专业应届毕业生除外)。
二、高职对口类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可报考高职对口类。
1.具备重庆中等职业学校连续3年完整学籍并实际就读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含经市教委认定实行弹性学制、学分制的中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
2.具有重庆3年及以上户籍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或符合普通类第2项规定情况之一的重庆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
三、中职直升类
具备重庆中等职业学校连续3年完整学籍并实际就读的中职与高职贯通培养项目(含“五年制”“ 三·二分段制”和“五年一贯制”)、中职与本科贯通“3+4”分段培养改革试点项目中职阶段应届毕业生。
四、单考单招类
报考体育单招、残疾单招的人员应具有重庆户籍或学籍。消防单招仅面向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消防员开展,其报考资格由消防部门进行认定。
对上述报名条件未涵盖的其他情况考生,由本人提出申请并上交相关佐证材料,各区县教育考试机构签注审核意见,报市教育考试院审核同意后方可报名。
针对学籍、户籍、合法稳定就业和居住等年限计算方法为考生报考当年9月30日(含)往前连续推算。
实际就读是指考生就读学校与学籍所在学校一致,并提供经区县教育部门所属高中阶段学校(含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学籍管理科室负责人、高中阶段学校校长、考生所在班级班主任共同签字确认的在读期间实际就读佐证材料。
普通高中教育同等学力的认定按《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普通高中教育同等学力认证工作的通知》(渝教基函〔2019〕 17号)有关规定执行(以普通高中教育同等学力报考的考生,须满足初中毕业3年及以上)。
法律依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
三、(十)建立居住证制度。公民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到其他设区的市级以上城市居住半年以上的,在居住地申领居住证。符合条件的居住证持有人,可以在居住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以居住证为载体,建立健全与居住年限等条件相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居住证持有人享有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的劳动就业、基本公共教育、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计划生育服务、公共文化服务、证照办理服务等权利;以连续居住年限和参加社会保险年限等为条件,逐步享有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的中等职业教育资助、就业扶持、住房保障、养老服务、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等权利,同时结合随迁子女在当地连续就学年限等情况,逐步享有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中考和高考的资格。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不断扩大向居住证持有人提供公共服务的范围。按照权责对等的原则,居住证持有人应当履行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等国家和地方规定的公民义务

重庆社会类考生报考高考有户籍入户时间限制吗?

招生网(https://www.zhaosheng.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重庆社会类考生报考高考有户籍入户时间限制吗?的相关内容。

重庆社会类考生报考高考没有户籍入户时间限制。社会类考生是指在普通高中阶段未能完成学业,或者在高中阶段后经过一定时间后重新报考高中阶段学历的考生。这些考生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在高中阶段完成学业,但是在一定时间后又想通过高考获得高中阶段学历,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和竞争力。所以重庆社会类考生报考高考没有户籍入户时间限制。 招生网

以上就是招生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招生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招生网:www.zhaosheng.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标签: 高中
与“四川户口可以在重庆读高中吗”相关推荐
西藏户口学生在四川读高中能享高考加分政策吗
西藏户口学生在四川读高中能享高考加分政策吗

西藏高考加分政策2022 西藏 高考加分政策 2022如下: (一)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考生,可以在考生文化统考成绩总分基础上适当增加分数投档,录取与否由招生学校审查决定。加分项目每个考生只能享受一项,符合其中两项及以上者,只享受加分最高的一项: 1、烈士子女,加10分。 2、在服役期间荣立 二等功 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伍军人加10分;自谋职业的

2024-02-06 17:19:39
本人在四川,户口在宜宾市,但我在在内江市读书,高考可以在内江考吗
本人在四川,户口在宜宾市,但我在在内江市读书,高考可以在内江考吗

本人在四川,户口在宜宾市,但我在在内江市读书,高考可以在内江考吗 外地户口在当地参加高考,属于异地高考。对于异地高考,各省市的规定不尽相同,具体应咨询当地教育部门。 北京 北京"异地高考"需要五证,2014年起,有居住证明及稳定住所,稳定职业及社保满3年,子女有学籍且已连读初中3年,可参加中职考试录取;后年起,有居住证明及稳定住所,稳定职业及社保满6年,子女有学籍且连读高中3年,可参加高

2024-10-25 01:36:36
弋阳户口,在湖北读中专,可以回弋阳高考吗?
弋阳户口,在湖北读中专,可以回弋阳高考吗?

弋阳户口,在湖北读中专,可以回弋阳高考吗? 需要提前联系好原籍想转过去的学校,原籍的学校会帮你办转学籍转档案等手续。 1.学籍证明。(学校或者是招办给你开)2.暂住证明。(你现在住的房子的街道或者派出所)3.户口本身份证。二、高考是什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高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

2024-10-22 02:14:10
从小就在四川读书,但户籍是重庆的,重庆高考改革后是否可以不用回重 2023重庆高考志愿填报时间
从小就在四川读书,但户籍是重庆的,重庆高考改革后是否可以不用回重 2023重庆高考志愿填报时间

从小就在四川读书,但户籍是重庆的,重庆高考改革后是否可以不用回重 从小就在四川读书,但户籍是重庆的,重庆高考改革后是否可以不用回重 随迁子女在就读地参加升学考试的报考条件 1、适用人群: 本方案适用于进城务工人员及其他非本地户籍就业人员随迁子女(以下简称随迁子女)初、高中毕业后在就读地参加升学考试。进城务工人员包括有用人单位的进城务工人员,从事个体、私营或灵活就业的其他进城务工人员。

2024-06-26 12:26:02
户口不在广西,能读钦州浦北四中吗
户口不在广西,能读钦州浦北四中吗

浦北四中小升初录取线 没有分数线。根据国家教育局于2012年颁布的规则,教育部禁止小升初考试,并且明令禁止规定分数线,因此浦北中学2020年并没有开设小升初考试,更没有规定分数线,如发现学校举行小升初考试,可向市教育局、市监察局举报。 户口不在广西,能读钦州浦北四中吗 可以。根据查询《居住证暂行条例》得知,户口不在本地,可以在本地上学。但是要在当地公安机关办理暂住证或者居住证,以证明居住的实

2024-08-20 16:00:23
户口在广西梧州市可以在玉林市读书中考吗
户口在广西梧州市可以在玉林市读书中考吗

户口在广西梧州市可以在玉林市读书中考吗 户口在广西梧州市是可以在玉林市读书的,但不能参加中考 玉林市初中需要的报名条件: 1、玉林市参加中考报考条件 (一)报名入口: 根据往年报名方法,考生可在规定时间内,登录当地教育考试院或到就读学校报名等,具体情况请咨询所在学校或登录当地报名官方网站查询。 相关资讯: 根据浙江招生信息港发布的《玉林市2017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报名工作28日开

2024-10-10 14:56:26
户口在重庆,在喀什上了初中和高中能参加高考吗
户口在重庆,在喀什上了初中和高中能参加高考吗

户口在重庆,在喀什上了初中和高中能参加高考吗 一、重庆户口,在喀什上初中、高中,能在喀什参加高考。 二、《来疆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新疆参加普通高考方案实施细则(试行)》(新教基[2013]28号)规定: 第五条来疆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疆参加普通高考,报考条件如下: (一)2014年起,来疆务工人员本人及其随迁子女在疆有常住户口,且户口迁入新疆的时间不少于两年(按距离当年高考的时间计算)

2024-06-29 20:06:55
外地户口但从小学到初中就读于宁波可以在宁波读高中高考吗?
外地户口但从小学到初中就读于宁波可以在宁波读高中高考吗?

浙江学考几号出成绩 浙江学考,已于1月8日正式结束。对于本次考试,浙江省考生最为关心的就是“浙江2021选考成绩什么时候公布”和“2021浙江学考成绩查询时间”。本期将为大家带来浙江学考2021出成绩时间以及浙江学考成绩查询入口网址。 一、浙江学考2021出成绩时间? 据悉,浙江省本次选考、学考共开考10个科目,同科目选考和学考的考生在不同的考场同时进行考试。本次赴考人数全省近55万,其中

2024-06-09 19: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