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5 17:55:40 | 招生网
山东高考农村专项计划是指省属重点高校为农村考生设立的特殊招生计划 。以下是关于该计划的详细解释:
定义与目的 :
招生对象与条件 :
录取流程 :
志愿填报与录取待遇 :
优惠政策与协议 :
注意事项 :
山东省农村专项计划涵盖的大学及专业情况如下 :
一、涵盖的大学
这些大学均为山东省内的知名学府,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二、专业设置
这些高校提供了丰富的专业选择,包括但不限于:
请注意,具体的专业设置可能因学校而异,且每年可能会有所调整。农村专项计划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在这些高校中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同时,这些高校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招生网
招生网(https://www.zhaosheng.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山东农村专项计划需要什么条件的相关内容。
报考山东农村专项计划(含高校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和高职院校专项计划)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此外,2025年山东省地方专项计划面向53个脱贫县农村户籍考生,预计提供3000 + 名额,最高降20分录取。若想申请,需在4月登录“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提交材料,5月会公示名单。
以上就是招生网为大家带来的山东高考农村专项计划是什么意思,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招生网:www.zhaosheng.com农村专项计划招生是什么意思 农村专项计划招生是指针对贫困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的考生设立的一种特殊招生政策 。以下是关于农村专项计划招生的详细解释: 招生对象 : 户籍要求 :考生需具有贫困地区户籍。 学籍要求 :考生需在当地高中具有三年学籍。 报名条件 :考生需符合当年高考报名条件。 招生专业 : 专业范围 :主要以农林、水利
地方农村专项计划什么意思 地方农村专项计划指地方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的专项计划,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 该计划由教育部及各省级教育部门确定承担培养任务的高校,以本科一批为主,根据贫困地区特别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农林、水利、师范、医学以及其他适农涉农等贫困地区急需专业为主招生,国家按贫困地区生源比例和专业需求等,安排各省计划数。各省份结合本地实际,安排一定数量的本地所属一本招
江苏地方专项计划录取规则 2023年江苏地方专项计划录取规则如下: 一、报考地方专项计划的考生须具备以下条件: 1、符合2023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 2、考生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须在我省实施区域的农村地区,且本人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 3、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或市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二、录取条件如下: 1、高考成绩达到江苏省本科线。
清华大学农村专项计划什么意思 清华大学农村专项计划是指清华大学针对农村优秀学生设立的一项高等教育支持计划 。其主要内容和意义如下: 目标群体 : 该计划主要面向农村户籍的学生,且这些学生需从小学到高中均在农村学校接受教育 。 招生重点 : 重点招收农村发展、建设、治理等相关专业的人才 。在专业选择上,优先考虑与农村发展紧密相关的领域,如农业、农村经济、环境
高校专项填报志愿步骤 详细流程 1、登录:阳光高考网站: ,点击右侧特殊类型招生信息服务平台进入,选择“高校专项计划招生” 2、注册:首次登陆需要注册学信网账号,注册必须实名,请留家长的常用电话,注册后登录,并选择“高校专项计划招生” 3、填写基本信息:根据左侧列表提示,逐项完成基本信息填写,可能存疑的内容有: ●考生类型:城市应届、农村应届、城市往届、农村往届
高考农村自强计划什么意思 是由清华大学主导的自主选拔计划,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6所知名高校将共同实施针对全国农村学生的自主选拔“新百年自强计划”。 2014年的“自强计划”从以往只能报一所学校,改为可6选3,并首次将全国乡镇农村中学纳入招生计划。自强计划审核通过的学生免除自主招生考试费用,并可申请补贴往返交通费用和在清华大学考试期间的
报考大学农村专项什么意思 报考大学农村专项是一项特殊的普通高校招生政策,也被称作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 。以下是关于报考大学农村专项的详细解释: 政策目的 :该计划旨在为全国832个贫困县的农村学生提供更多的上大学和受教育的机会,以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改善民生。 执行高校 :由中央及地方的“211工程”高校等本科一批次招生高校负责执行,确保贫困地区的农村
地方专项计划招生的分数线 2023地方专项需要达到一本线以下10一20分 1、一般来说,地方专项计划的录取分数会比一本录取低一、二十分,但这也不一定;如果地方专项计划报考的考生太多,录取分数就降不下来。总的来说,地方专项计划录取肯定会比同专业一批录取低十几分到二十分。 2、地方专项计划的投档办法和录取要求,由各省(区、市)综合有关高校招生实际、实施区域农村招生情况等因素确定。
2024-08-08 00:30:07
2024-06-15 20:43:00
2024-08-06 18:53:01
2025-07-20 13:21:27
2025-07-18 14:12:05
2025-07-19 12:3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