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上海高考政策有哪些

2025-03-29 06:12:42 | 招生网

今天招生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上海高考政策有哪些,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上海高考政策有哪些

2023年上海高考政策有哪些

上海新高考模式采用3+3模式,包含语文、数学、外语三个统一考试科目和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六个高中等级考试科目中选择的三个自选科目。
2023上海新高考政策内容

上海高考采用3+3模式,不区分文理科,统一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每个科目满分150分,总分450分。

在第二个3中,高中学生需完成基础课程学习,根据自身特长和兴趣选择三门科目进行等级考试。

上海高考成绩计算方法

高考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统一考试成绩和学生自主选择的高中等级考试成绩组成,作为大学录取的基本依据。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三门等级考试科目每门满分70分。

高中等级考试成绩计入高考总分时,分11级,从A+到E,占比分别为5%、10%、10%、10%、10%、10%、10%、10%、10%、10%、5%,其中A+满分70分,E为40分。相邻两级分差为3分。

仅报考专科高职的学生只计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统一考试成绩,专科高职依据统一考试成绩进行录取。

上海高考政策有哪些

上海高考学籍户籍要求

报名条件涉及上海高考,根据不同户籍背景,具体要求如下:

一、本市户籍在沪报考条件

1.本市常住户籍的高中阶段学校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

2.本市非本市高中阶段学校毕业的常住户籍人员。

二、非本市户籍人员在沪报考条件

1.积分达到标准分值的《上海市居住证》持证人的同住子女,需在本市参加中考,父母一方连续持有《上海市居住证》3年,同时需本市高中阶段学校毕业。

2.《上海市海外人才居住证》留学人员持证人的同住子女,需本市高中阶段学校毕业。

3.持有效《具有本市户籍留学人员其持外国护照子女享受优惠政策证明》的留学人员其持外国护照子女,考生需参加本市中考,具有本市高中阶段完整学习经历的应届毕业生或2021年已列入本市高考报名库的往届毕业生。

4.父母双方或一方现属本市常住户籍,考生持有《上海市居住证》,考生需具有本市高中阶段完整学习经历的应届毕业生或2021年已列入本市高考报名库的往届毕业生。

5.父母双方或一方是经市政府合作交流办认定的驻沪机构工作人员,考生持有《上海市居住证》,考生需具有本市高中阶段完整学习经历的应届毕业生或2021年已列入本市高考报名库的往届毕业生。

6.考生为在沪定居并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的外国侨民,需为高中阶段学校毕业生。

7.考生父母双方或一方是上海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在站人员,考生为高中阶段学校毕业生。

8.考生属在沪台胞,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永久居民身份,需为本市高中阶段学校毕业生。

9.考生为梅山、大屯、鲁矿三地上海后方基地单位职工子女,纳入市教委锁定名单,需参加本市中考,且需本市高中阶段学校毕业。

上海高考户籍学籍政策

招生网(https://www.zhaosheng.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上海高考户籍学籍政策的相关内容。

按照教育部的规定,高考报名录取一般按上海户籍为原则进行。
一、首先说一些关于上海市引进人才落户上海的一些看法,就目前形势而言,通过引进人才直接落户上海的高端人才,每个月报进上海各个公安派出所的人,是少之又少,上海市人保局于2014年4月15日发布的《上海市引进人才申办本市常住户口》公示名单中,可以审核同意办理本市常住户口,予公示人员,也就401个主体人员,下一次还不知道要等多久。通过公示名单人员中,几乎都是大型集团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小型公司几乎全军覆没啊,所有引进人才落户上海的外地高端人才,如高级工程师、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在小型企业想直接落户的概率越来越低,那要怎么样可以获得上海户籍?
二、现在来说说我们的第二类,也就是上海市发布的120分积分的上海居住证转上海常驻户口相关政策,也就是我们以前常说的人才引进居住证,该政策于2013年7月已经更改至今,也有不少外地持有上海引进人才居住证的朋友,通过该居住证落户政策成功和子女一起落户上海各个公安派出所,但是,每个月的审批人数和办理上海居住证满7年的总数来比,还是不多的,有不少上海紧缺人才,因为各种原因,而被拒之门外。
三、如:外地职称、违法生育、简历虚假、社保基数、税单为0、离婚再婚、单位诚信、个人诚信等问题造成无法通过初审,甚至不少人通过了区县人才中心的窗口,在上海市人保局的人才开发处被拒,各种情况都有发生,最近还发生一起所有迁移证和准迁证都已经办理好了,在公安派出所落户的时候,被派出所户籍科落户民警在最后一个环节,发现因为随迁子女是领结婚证之前出生的独生子女被拒绝落户的事情,理由也是违法计划生育,所有想通过上海居住证满7年落户上海户口办理的外地人才,要在一开始申请办理120分积分上海居住证,不然最后很大可能被拒绝落户上海,这样,你就和上海户籍新政策擦肩而过。 招生网

以上就是招生网整理的上海高考政策有哪些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招生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招生网:www.zhaosheng.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上海高考政策有哪些”相关推荐
海南高考加分政策有哪些?
海南高考加分政策有哪些?

2021海南高考加分政策有哪些? 海南省考试局发布《2021年海南省普通高校招生实施办法》,其中对高考加分规定进行了明确说明。 加分优惠政策 (一)全国性加分项目及分值: 1.烈士子女,加20分。 2.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及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及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加20分。 3.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加10分。 4.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加3分。

2024-02-06 17:29:48
海南高考户籍政策有哪些
海南高考户籍政策有哪些

青海高考政策户籍 法律分析:考生父母在青海省经商,且在青海办了“蓝印户口”或“居住证”,考生本人高中阶段在青海就读毕业的,可以参加高考,并按照青海省最低控制分数线,参与青海省内高职专科院校、省内外中职学校(中专、职业学校、技工学校)的录取。 法律依据:《青海省普通高考报名录取条件补充规定(暂行)》 一、省外来青落户人员子女符合“青教招委【2000】007号、【2006】33号”文件规

2025-03-19 00:28:47
外地哪些大学对上海的考生有优惠政策?
外地哪些大学对上海的考生有优惠政策?

山西师范大学2020年报考政策解读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有关规定以及山西省教育厅、山西省招生考试管理中心有关文件精神和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2020年招生章程。 第二条学校概况 一、学校名称:山西师范大学 二、院校代码:10118 三、办学性质:公办 四、办学类型:普通本科学校 五、办学层次:本科

2024-09-07 12:47:20
高考减分政策有哪些
高考减分政策有哪些

高考减分政策有哪些 高考减分政策有参加 国家专项计划 的考生、参加 地方专项计划 的考生、参加 高校专项计划 的考生、免费医学定向计划。 参加国家专项计划的考生 国家专项计划主要是以本科生为主,每年会在全国招生计划中安排固定的名额,而这部分同学会由中央部门高校和招生的地方高校共同培养,而最终的培养方向是为贫困地区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参加地方专项计划的考生 地

2024-04-10 06:59:54
高考加分政策有哪些?
高考加分政策有哪些?

高考各少数民族地区怎样加分? 规定,只有下列三类少数民族考生可享受加20分的照顾:一是特指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它们是宁德市、罗源县、连江县、福州市晋安区日溪乡和宦溪镇、漳浦县湖西乡和赤岭乡、龙海市隆教乡、永安市的青水乡、上杭县官庄乡和庐丰乡、宁化县治平乡的畲族考生;晋江市陈埭镇、惠安县百崎乡的回族考生;华安县高山族聚居点的高山族考生。二是生活在高山(享受高山补贴)、海岛(无桥梁、海堤与大陆相连

2024-01-26 01:14:25
高考加分政策有哪些
高考加分政策有哪些

农村户口高考加分政策2023 一般情况下来说,农村户口学生高考是不加分的,只有少数民族考生才会有加分政策。 高考可加分的还包括有归侨或华侨子女、台湾省籍考生、烈士子女及自主就业退役士兵等人员。至于其他的一些地方性加分项目或者是艺术特长生加分,参考当地的高考政策即可。比如,在河北地区,农村独生子女可申请高考加10分,但该政策只适用于本省高校在省内招生。据衡水市教育考试院发布的公告可知,通过资

2023-11-01 09:55:28
高考政策新变化有哪些
高考政策新变化有哪些

2015年高考政策新变化有哪些 以陕西省为例,看看2015年高考政策的变化: 变化一:全面实施分类考试招生改革 从2015年起,陕西省所有高职院校(含普通高等职业院校、举办普通高等职业教育的本科院校和成人高校)全部实施分类考试招生,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按示范高职单独考试招生、高职综合评价招生、技能拔尖人才免试招生、普通高校职业教育单独招生4种模式实施。2015年通过分类

2024-07-03 15:51:41
外籍高考生政策有哪些
外籍高考生政策有哪些

义乌市高考外籍有没有条件限制 有限制,需要符合浙江省《异地高考》相关政策:具有完整的我省高中阶段连续学习经历和学籍的随迁子女,同时符合我省高考报名的其他条件的,从2013年起可在我省报名参加高考。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意见的通知》 (国办发〔2012〕46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就做好外省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2024-07-03 16:3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