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9 23:47:42 | 招生网
![]()

招生网(https://www.zhaosheng.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外地户口能在本地参加高考吗的相关内容。
在大部分地区,外地户口能在本地参加高考,比如贵州、福建、上海、四川、宁夏、山东、北京等地区已经开放。
根据《山东省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
五、不断改进和完善招生录取政策和办法,促进教育公平
(五)允许非户籍考生在我省参加高考。从2014年起,凡在我省高中段有完整学习经历的非户籍考生均可在我省就地(所就学的高中段学校所在地)报名参加高考,并与我省考生享受同等的录取政策。
扩展资料:
2018年河北异地高考新政策:
(1)在父母经常居住地(居住证所在市)接受高中段教育,至毕业时具有两年(含)以上连续就学记录(不含高中毕业后复读时间)和学籍; 招生网
(2)家长具有居住证、《就业失业登记证》(或《就业创业证》)。
参考资料: 山东省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潍坊七中官网
以上就是外地学生可以参加本地高考吗?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招生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招生网:www.zhaosheng.com
外地户口可以在本地参加高考吗,一个省的 如果符合条件,可以参加高考 1、按照教育部的整体部署,目前各省区已经先后出台了异地高考政策,也就是说外地户口的考生,也可以外省参加高考了。 2、一般来说,考生的父母要符合工作、社保、稳定住所、连续居住等条件,考生才可以参加异地高考。 3、但是异地高考往往受很多限制,比如北京市不允许外地户口的考生报考本科,只能报考专科,因此就不适合成绩好的考
外地户口可以参加高考吗 高考报名政策对于外地户口考生有所规定,原则上考生需在户籍所在地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名点进行报名。但对于部分特殊情况,例如应届生可以在其学籍所在地报名,而社会考生(包括复读生)若遇到极特殊情况确实需要跨市报名的,则需经过一系列程序。首先,就读地的市级招生考试机构需与考生户籍地的市级招生考试机构进行协商,并获得同意后,社会考生才有可能在就读地报名。 此外,对于市内跨县的
外地户口能在本地参加高考吗 在大部分地区,外地户口能在本地参加高考,比如贵州、福建、上海、四川、宁夏、山东、北京等地区已经开放。 根据《山东省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 五、不断改进和完善招生录取政策和办法,促进教育公平 (五)允许非户籍考生在我省参加高考。从2014年起,凡在我省高中段有完整学习经历的非户籍考生均可在我省就地(所就学的高中段学校所在地)报名参加高考,并
海南高考政策怎样才能在海南高考 法律分析: 人才引进落户按现行政策,子女可以从初中一年来海南参加中考,并且在海南读满3年高中,即可参加高考。而普通落户则要满足至少读满初中和高中6年才可以参加高考的条件。 法律依据 : 《海南省引进人才落户实施办法》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人才强省战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畅通人才落户渠道,根据《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琼府[20
天津高考赋分本地和外地孩子区别 天津高考赋分本地与外地学生存在差异,但并非完全固定。 具体而言,本地学生能够享受户籍加分政策,即户籍考生额外加20分,非户籍考生则额外加10分。因此,对于同分竞争的考生,本地学生在录取时优势更为明显。 然而,加分政策只是影响因素之一。具体到录取结果,还需综合考量考生的各科成绩、专业倾向以及名额分配情况等多方面因素。因此,不能断言本地与外地学生间存在绝对的
天津高考政策户籍学籍要求 根据查询天津本地宝可知,2024年天津高考政策对户籍学籍的具体要求如下: 1、应届毕业生:须于2021年10月31日(含)前取得我市常住户籍,具有我市高中阶段学校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2、往届毕业生:须具有我市高中阶段学校毕业证书。对于持外省高中阶段学校毕业证书的往届毕业生,须满足高中阶段毕业3年及以上。 3、高中阶段同等学力考生:须参加我市统一组织的9门普通高
异地户籍可以在本地参加高考吗 法律分析:不能,为防止高考移民,教育部规定外地户口必须回到户籍所在省份参加高考,且必须到所在市、县、区报名。 法律依据:公安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三、因地制宜制定随迁子女升学考试具体政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根据城市功能定位、产业结构布局和城市资源承载能力,根据进城务工人员在当
新高考政策详细解读 新高考改革的目的是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深化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推动高等教育招生制度的改革,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创新。新高考的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两依据,一参考”,即依据统一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进行录取。 新高考改革旨在实现以下目标: 1.建立更加公平、公正、公开的选拔机制,确保高校能够选拔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2024-04-03 06:38:51
2025-10-11 18:55:46
2025-10-12 01:03:02
2025-10-16 21:50:06
2024-02-25 08:24:55
2024-02-26 21: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