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8 14:58:20 | 招生网
![]()

高考难。
从试题难度上看,高考是远远难于考研的。高考的考试内容无论是从知识涵盖面还是科目数量来说都远多于考研,高考六科—语数外文理综,而大多数研究生考试往往只有四门课,甚至三门,从知识体系来看,高考的更庞杂,这点我们不能否认。
高考的区域公平性远没有考研做得好。这主要涉及教育资源的分布,越是偏远的地方能够考上好大学的几率往往越低,而考研则突破了地域限制,其资源获取的渠道也突破了个人区域的限制。
考研vs高考: 招生网
高考本科录取率去年是在43%左右,在逐年接近50%。今年考研人数是377万,虽然录取人数可能破百万,但录取率却不到30%。这就说明,高考再难,至少大多数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水平的大学上,阶梯分明。而考研,可不是谁去考都能考上的,相反,绝大部分人都是陪跑的。
所以高考基本不存在“失败”一说,只是最终学校的好于不好而已。而考研,则是一场“非成即败”的战争。可能一分之差,你就是进不了复试,过不了国家线,调剂更是磨练人,甚至无学可上。
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
招生网(https://www.zhaosheng.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全国高考难度系数排行的相关内容。
02
东北高考移民什么条件 东北 高考移民 条件,以黑龙江为例: 报名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人员,除符合教育部有关报名条件外,其户籍、学籍还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方可在我省报名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 (一)考生户籍属我省久居且考生出生前父母户籍落户我省(久居是指出生落户我省且户籍从未向外省迁移过); (二)考生父或母属我省市(行署)及以上人事、组织部门确认引进的优秀人才,
东莞华附复读生收费标准 东莞华附针对复读生的收费标准已经明确。对于初中生而言,学费为每人每期23000元,住宿费用为每人每期1500元,伙食费则为每人每期4500元。而高中生的学费则略高,每人每期28000元,住宿费和伙食费保持不变,分别是1500元和4500元。除此之外,学校还会代收代支一些额外费用,具体项目需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学校的费用设置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条件。
户口迁移多久不算高考移民 各省界定是否“高考移民”的条件通常都是学籍和户籍满三年。在即将高考的时候将户口迁入某地区是很难的一件事情,一般会被认为是高考移民。现在很多人为了高考容易会采用高考移民的方式,但是如果被查出了那么成绩是作废的,风险较大。 户口迁移,是中国户口登记制度实行在常住地登记户口的原则。公民常住地发生变化以后,应将户口迁移到现住地,即进行户口迁移。我国户口迁移政策内容十分广泛,
在高考面前,天津户口是不是比北京户口还占优势? 5月16日上午,在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上,天津市发布“海河英才”行动计划: 你以为和其他热点二线城市抢人一样,天津这次政策发布后,也不会有太大的波澜?但事实是,就在第二天,据新闻报道,30万人申请落户!导致系统瘫痪。 有家长看到新闻,当天深夜就提交了申请,早上接到了短信,第二天就赶往天津办理手续。有的家长觉得忙完工作再弄,迟了两天,系统已
天津市高考政策属于高考移民 天津市教委回复: 一、关于我市高考报名资格 我市一直以来的高考报名资格为:具有本市正式常住户口,或具有本市蓝印户口且具有我市三年普通高中学籍。因此,具有我市常住户口的考生,只要具有高中同等学力,高考报名资格与学籍无关。该条件与北京、上海、河北等15个省份相同,已稳定实施多年。 二、根据教育部规定“考生情况等考试信息以及未经授权公布的其他考试信息按国家秘密
三年前就移民到别的省的算全高考移民吗? 不同的省份规定也不一样,一般来说只要户籍移过去3年,户籍学籍满三年的,就不属于 高考移民 了,以陕西省为例,陕西规定户籍学籍满三年,不属于高考移民。 “高考移民”是 中国高等教育 中的特殊现象。由于中国幅员辽阔、考生众多,且各地区之间教育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所以实行各省、市、自治区分别进行评卷和划定 高考录取分数线 的政策。 部分考生利用各地存
2015高考降分条件是什么? 2015年高考新农村户口政策.对于降分的问题都什么学校有政策阿 目前主要是安徽省有明确的降分政策, 招生学校为列入我省第一批本科批次招生的省属高版校权,实施招收本省农村学生的专项计划数量,原则上不少于高校在本科一批招生计划的2%。符合当年普通高校统一考试招生报名条件,高考文化成绩达到一本线下20分以内,且具有农村户籍的学生均可报考。像河南是没有加分政策庆缺的
少数民族预科班的条件是什么? 少数民族预科班是照顾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教育水平低降分录取的一种方法,一般可低80分录取第一志愿的少数民族考生。录取的人先读一年预科.民族预科班学生学习期满,政治表现好,经所在学校考试成绩合格的,直接进入有关院校本、专科学习。民族班本、专科学生的专业分配,根据国家特别是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及学生德、智、体情况,结合学生的志愿,在预科班学习期满时、由学校同有
2024-04-03 06:38:51
2025-10-11 18:55:46
2025-10-12 01:03:02
2025-10-16 21:50:06
2024-02-25 08:24:55
2024-02-26 21: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