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5 13:58:07 | 招生网
近日,贵州省公布的《贵州省深化高考加分改革实施办法》明确了贵州将逐步取消 少数民族 高考加分,从2022年高考开始实行。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贵州省将对 高考加分政策 进行调整,自2022年高考起施行。其中,全国性加分项目中将逐步分区域分时段调整、取消少数民族高考加分;地方性加分项目中的省、市、县“见义勇为英雄”等称号高考加分分值也将逐步调整取消。
近日,贵州省教育厅、省委 统战部 等八部门起草的《贵州省深化高考加分改革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向社会公开发布。
针对全国性加分项目,《实施办法》指出,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 台湾省 籍考生(含台湾户籍考生)加分分值由10分调整为5分,少数民族考生加分按“逐步减少加分分值、精准确定加分区域、分阶段分步实施”原则进行了调整。另有三项加分分值与2019年加分政策规定分值保持一致:烈士子女考生加20分,在服役期间荣立 二等功 及以上或被战区(原 大军区 )及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考生加20分,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考生加10分。
《实施办法》规定,新划分的少数民族考生加分区域分为三类。少数民族考生符合“三统一”(即考生高中阶段三年户籍、三年完整学籍和实际就读三年的所在地应在贵州省同一县、市、区、特区——记者注)条件的,加分分值分区域、分阶段逐步降低:2022-2023年,一类区域加5分、二类区域加10分、三类区域加15分;2024-2025年,一类区域不加分、二类区域加5分、三类区域加10分;2026年起,一二类区域均不加分,三类区域保留5分加分。
针对贵州省地方性高考加分项目,将逐步取消农村人口的独生子女户女孩考生和二女结扎户考生加分;逐步取消省、市、县级“见义勇为英雄”“见义勇为模范”“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等称号的人员或其子女考生加分。
全国性加分5项:1.烈士子女,加20分。2.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及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及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加20分。3.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加10分。4.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台湾省籍考生(含台湾户籍考生),加10分。5.少数民族考生。贵阳市云岩区、南明区、 花溪区 、乌当区、白云区、 观山湖区 ,遵义市红花岗区、汇川区, 安顺市 西秀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加10 分;其他县(市、区、特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加20 分。
地方性加分2项:1.2020年1月1日之前出生,在贵州省农村连续居住五年及以上,具有农村户籍的独生子女户女孩考生和二女结扎户考生,加10分。2020年1月1日(含) 全面两孩政策 实施之后出生,符合上述条件的考生不再享受加分。2.被贵州省人民政府授予“见义勇为英雄”或者“见义勇为模范”称号的人员或其子女考生,加10 分;被贵州省各市(州)、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授予“见义勇为模范”或者“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称号的人员或其子女考生,加5 分。
为了促进我国各民族的和谐,也为了激励少数民族的学生更好的上大学,所以我国在高考的时候提出少数民族可以加分的政策。那么现在的少数民族分是否会被取消呢?这一问题得到网友的讨论。在我看来,少数民族分是会取消的,具体原因有以下几个,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
为了促进高考的公平,以后加分政策会越来越少,因为每个考生都要站在相同的起点上,这样才能分出高低,因为如果这个少数民族的考生学习不好的话,即使有这十分也不能获得什么,如果这位你少数民族的考生学习好的话,那么有着这十分也不能代表什么。所以为了推进高考公平,这个少数民族加分项会逐渐被取消的。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国各民族越来越和谐。而且针对少数民族的学习政策也是非常多的。以前为少数民族的学生进行加分,是因为少数民族的教育水平不如汉族的先进,所以为了平衡这一差异,才会选择对少数民族进行加分。但是现在少数民族的教育水平逐渐与汉族相平衡,所以不需要再采取加分。
以前的少数民族加分是为了让更多的少数民族去上大学从而回报家乡,但是现在我国注重各民族共同发展,而且经济政策逐渐像少数民族进行倾斜,所以不在意这种方式,让这些学生考大学。而是更加注重高考的公平性,让每位考生都站在相同的起点上进行竞争,这也利于这个社会的发展。
所以,通过以上几点原因,我们可以发现,经济发展是其他一切发展的根本,我国现在经济发展非常迅速,所以有条件去兼顾各民族共同发展,所以这些少数民族的考生不再采用加分去上大学的这种方式来实现共同发展。
招生网(https://www.zhaosheng.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贵州将逐步取消少数民族高考加分,还有哪些城市取消了少数民族高考加分?的相关内容。
日前,贵州省调整了高考加分政策,将于2022年正式实施,在其中,国家加分项目将逐步调整和取消不同地区和时间段的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据了解,此举并非贵州省首家提出, 江西省与辽宁省此前就已宣布分别于2023年和2026年起,取消部分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
此外,湖南、广西、安徽、海南、贵州等多省也对“少数民族考生加分”项目予以规范,降低加分分值或实行户籍、学籍和实际就读年限三重认定。2017年,山东取消了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政策。
扩展资料
贵州少数民族高考加分调整方案
贵州将逐步调整少数民族高考考生的加分政策,将加分地区调整为三类。其中一级地区包括贵阳市, 云岩区, 南明区, 花溪区, 乌当区, 白云区, 观山湖区遵义市红花岗区、汇川区、安顺市西秀区,2022~2023年参加高考的少数民族考生符合“三个统一”原则,即考生而且居然连续三年学习,加5分;从2024年起,加分项将在该区域取消。
二类区域包括贵阳市清镇市、修文县、息烽县、开阳县,遵义市赤水市、播州区、仁怀市、绥阳县、桐梓县、习水县、湄潭县、凤冈县、余庆县、正安县,六盘水市钟山区、水城区、六枝特区、盘州市,安顺市平坝区、普定县,黔东南州凯里市,黔南州都匀市,黔西南州兴义市,贵安新区,毕节市、铜仁市所辖非民族自治县,符合“三统一”条件的少数民族考生,2022年至2023年加10分,2024年至2025年的加5分,2026年起取消该项目加分。 招生网
三类区域包括黔东南州、黔南州、黔西南州所辖除凯里市、都匀市、兴义市外的其他县(市),民族自治县,符合“三统一”条件的少数民族考生,2022年至2023年加15分;2024年至2025年加10分;2026年起加5分。
贵州高考民族加分政策 法律分析:1、少数民族考生加分项目实行分区域加分; 2、少数民族考生加分分值逐步降低。 法律依据:《贵州省深化高考加分改革实施办法》 第四条我省实施的全国性加分项目五项: (一)烈士子女考生,加20分; (二)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及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及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考生,加20分; (三)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考生,加10分;
中山大学取消大类招生,高考考多少分会被录取呢? 中山大学以前的985高等院校,如今的双一流大学。 无论是之前也是如今,可以被中山大学录取的同学们,全是十分杰出的存有。从中山大学这几年在广西的招收看来,分数全是很高的。理科的投档线都务必要超出当地一本线140分上下,文史类投档线超出90分上下才能被录取。高等院校的录取是依照排行从高到低开展录取的。 因此分数的位次才算是参照的重要,分数转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最新政策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最新政策2022: 1、烈士子女. 2、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 3、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 4、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含台湾户籍)考生。 5、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可在其文化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一定分数投档,分值不得超过10分。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 增加10分。根据2022年9月15日发布的高考加分政策可知,教育部出台的高考加分政策,有“增加20分投档”“增加10分投档”和“优先录取”3种加分形式。其中增加10分的政策考生包括少数民族考生、归侨及归侨子女、华侨子女、台湾籍考生以及烈士子女。 安徽2022年取消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是真的吗? 我们都知道,每年高考都会有不同的规定和政策,高考加分政策就是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加分
关于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的问题!!! 我觉得啊,只应该对那些贫困的不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对学习积极向上的学生。还有那些教学条件不好的地方对学习虽不能做到每时每刻都那么认真,但能有想上大学的意愿的少数名族(也包括贫困的汉族,人品道德比较差的贫困少数名族、汉族例外不应予考虑)。这种只是我的想法。 在很早以前的时候少数名族生活水平很低,当然有的汉族同样生活水平也不好。哪个时候也应该照顾,现在也是
少数民族一般能享有不同待遇,那么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是否应该呢? 我认为少数民族可以享受高考加分的政策,但是应该加适当的分数,不能太高。比如可以加3分或者5分。但是朝上就不应该了。 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一场战役,然而决定你是否被心仪学校录取的因素,却并不是完全依赖于你的高考卷面成绩。有些同学因为参加数学物理或其他学科的竞赛,并在竞赛中得到了全国的奖项,甚至可以得到直接保送的机会。而类
山东今年高考少数民族加分取消是真的吗? 3月24日,《山东省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夏季高考)工作实施意见》(下称《意见》)出台,2017年山东省合并本科批次录取。本科合并批次后,对今年的录取批次作了安排,今年高考将不再有二本线,本科录取将仅设最低控制线。同时,进一步明确了加分项目,今年取消少数民族考生加分项目。 2017年高考语文、数学由山东省自行命题,外语、文综、理综由教育部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教育部加分政策没有大变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思想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受到省级及以上党委、政府表彰者;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一等奖或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的考生;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一、二等奖者;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在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或国际
2024-06-06 00:18:59
2024-05-28 00:38:07
2024-06-20 06:31:07
2024-04-09 22:44:16
2024-06-19 09:19:27
2024-06-14 20:0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