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23 15:36:15 | 招生网
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是二本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成立于1999年,是甘肃省教育厅直属的综合性民办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成立于1999年,2004年经国家教育部确认为首批独立学院,是以全新机制和模式办学、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院面向全国招生,招生计划纳入国家普通高等教育统招计划。学生学习期满成绩合格,颁发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颁发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学士学位证书。
西北师大知行学院,春风化雨英姿勃发。学院坐落于兰州市安宁区,与西北师范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甘肃政法大学隔街相望。校园环境整洁,交通便利。
学院专业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现设中国语言文学系、外国语言文学系、新闻传媒系、法律系、数学系、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工程系、经济管理系、艺术系、教育管理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及公共课程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等12个系(部),10个职能处室和2个教辅单位。开设有汉语言文学、新闻学、英语、翻译、西班牙语、商务英语、法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统计学、电子信息工程、物联网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数字媒体技术、工商管理、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税收学、学前教育、心理学、公共事业管理、教育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广播电视编导、广播电视学、美术学、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动画、产品设计、广告学等32个全日制普通本科专业。2020年学院面向河北、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海南、四川、陕西、青海、宁夏、新疆、甘肃等12个省(区)招收国家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145名。学院现有在校普通本科生7979人。
汇聚高教人才资源,实现师资互惠共有。学院现有专职专任教师178名、专任教师430余名,外籍教师4名。同时,与西北师范大学的资源共享、师资共有的渊源关系,进一步保证了学院结构合理、素质较高、择优执教的教师资源。西北师范大学现有教职工2191人,正高级职称人员332人,副高级职称人员725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662人,具有硕士学位人员917人。其中专任教师1344人,教授(研究员)308人,副教授(副研究员)559人。博士导师162人(含校外兼职导师26人),硕士生导师1122人(含校外兼职导师393人)。现有双聘院士5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3人,国家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先进工作者2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在职人员11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3人,甘肃省领军人才第一、二层次人选52人,甘肃省“飞天学者特聘计划”人选34人,省级教学名师27人。学校聘请了100余位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为特聘或兼职教授,其中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12人。
紧密依托西北师大,全面实行资源共享。学院具有良好的办学条件,有各类教室300余间,可同时容纳万余名学生学习使用。学院有微机室和各类实验室110余间,能够满足学生实验、实训需要。学院图书馆藏书71万余册,馆内布局科学合理,阅读环境优雅舒适。学院建有校园宽带网络、外语教学广播系统、大学生活动中心、体操训练室、美术展览室等设施,各类运动场地面积约27000平方米,为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和社团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同时,学院紧密依托西北师范大学,充分共享其优质教育资源,共同使用高水平现代化图书馆、博物馆、阅览室、实验室等教育教学设施和宽带网络、通讯网络等。
百年名校独立学院,风范精神薪火承传。西北师范大学是甘肃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建设的重点大学、国家重点支持的西部地区十四所大学之一。知行学院传承百年名校严谨的治学传统、丰富的人文积淀和深厚的学术底蕴,继承和发扬“爱国进步、诚信质朴、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积极创建现代化气息浓厚、人文精神饱满的育人环境,全力实现严格治校、严肃治教、严谨治学的办学宗旨。
学院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学生社团活跃广泛。“体育之春”、“夏季创新创业活动”、“艺术之秋”、“冬季读书学术活动”等一系列文化艺术、学术科技、创新创业活动,引领学生进一步朝着人格有魅力、专业有实力、学习有活力、发展有动力的方向发展,形成了学院活动“精品化、届次化”,系(部)活动“特色化、深入化”,社团活动“经常化、小型化”的全程育人、广泛参与、品味独特的大学生工作理念;“原上草”文学社、演讲辩论协会、大学生艺术团等社团活动丰富广泛。
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成立于1999年,2004年经国家教育部确认为首批独立学院,是以全新机制和模式办学、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院面向全国招生,招生计划纳入国家普通高等教育统招计划。学生学习期满成绩合格,颁发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颁发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学士学位证书。
西北师大知行学院,春风化雨英姿勃发。学院坐落于兰州市安宁区,与西北师范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甘肃政法学院隔街相望。校园环境整洁,交通便利。
学院专业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现设中国语言文学系、外国语言文学系、新闻传媒系、法律系、数学系、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工程系、经济管理系、艺术系、教育管理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及公共课程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等12个系(部),8个职能处室和2个教辅单位。开设有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广播电视编导、广播电视学、英语、西班牙语、翻译、法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统计学、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美术学、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动画、广告学、教育学、心理学、公共事业管理、学前教育、税收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等30个全日制普通本科专业。2018年学院面向河北、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海南、四川、陕西、青海、宁夏、新疆、甘肃等12个省(自治区),招收国家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330名。学院现有在校普通本科生8398人。
汇聚高教人才资源,实现师资互惠共有。学院现有170多名专职专任教师、450余名专任教师组成的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有外籍教师5人。专任教师中教授、副教授占40.7%。同时,与西北师范大学的资源共享、师资共有的渊源关系,进一步保证了学院结构合理、素质较高、择优执教的教师资源。西北师范大学现有专任教师1272人,教授280人,副教授519人。博士生导师123人,硕士生导师898人。现有双聘院士4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导人才2人,国家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先进工作者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在职人员12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3人,甘肃省领军人才第一、二层次人选52人,甘肃省 “飞天学者特聘计划”人选23人,省级教学名师19人。
紧密依托西北师大,全面实行资源共享。学院具有良好的办学条件,有各类教室300余间,可同时容纳万余名学生学习使用。学院有微机室和各类实验室90余间,能够满足学生实验、实训需要。学院图书馆藏书58万余册,馆内布局科学合理,阅读环境优雅舒适。学院建有校园宽带网络、外语教学广播系统、大学生活动中心、体操训练室、美术展览室等设施,各类运动场地面积约27000平方米,为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和课余社团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招生网
同时,学院紧密依托西北师范大学,充分共享其优质教育资源,共同使用高水平现代化图书馆、博物馆、阅览室、实验室等教育教学设施和宽带网络、通讯网络等。
百年名校独立学院,风范精神薪火承传。西北师范大学是甘肃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建设的重点大学、国家重点支持的西部地区十四所大学之一。知行学院传承百年名校严谨的治学传统、丰富的人文积淀和深厚的学术底蕴,继承和发扬“爱国进步、诚信质朴、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积极创建现代化气息浓厚、人文精神饱满的育人环境,全力实现严格治校、严肃治教、严谨治学的办学宗旨。
学院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学生社团活跃广泛。“体育之春”、“夏季创新创业活动”、“艺术之秋”、“冬季读书学术活动”等一系列文化艺术、学术科技、创新创业活动,引领学生进一步朝着人格有魅力、专业有实力、学习有活力、发展有动力的方向发展,形成了学院活动“精品化、届次化”,系(部)活动“特色化、深入化”,社团活动“经常化、小型化”的全程育人、广泛参与、品味独特的大学生工作理念;“原上草”文学社、演讲辩论协会、大学生艺术团等社团活动丰富广泛。
近年来,学院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甘肃省金城大专辩论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甘肃省大学生艺术展演、甘肃省大学生“创新杯”计算机应用能力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手工会计分岗位技能大赛、大学生文学艺术作品竞赛、大学生ERP应用能力大赛等各类竞赛中,多次取得骄人成绩,学院获得“优秀组织奖”、“精神文明单位”等多项奖励。2017年在第十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中荣获国家级三等奖3项、西北赛区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1项;在第七届全国(商务)秘书职业技能大赛中荣获个人一等奖2项、团体二等奖1项、团体三等奖1项;在第九届大学生广告艺术设计大赛中荣获一等奖2项;在甘肃省第五届大学艺术展演活动中荣获团体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个人一等奖34项、二等奖35项、三等奖39项;在第三届甘肃省大学生ERP应用能力竞赛中荣获个人三等奖1项;在第十一届“挑战杯”甘肃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荣获特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9项等。
学院实行奖助学金制度,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贫困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等国家奖助学金以及甘肃省三好学生奖和优秀学生干部奖等。学院设有院长奖学金、三好学生奖、优秀品德奖、学习优秀奖、实践技能奖、学术科研奖、学科竞赛奖、创新创业奖、文学创作奖、文体优胜奖、模范学生干部奖、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奖、优秀毕业生奖等多项个人及团体奖项。奖助面宽,机会广泛;争先创优,鼓励上进。
学院2012年被甘肃省民政厅评为“中国社会组织5A级单位”;2015年荣获“全国先进社会组织”荣誉称号,受到民政部表彰。学院在西北师范大学宏观指导下,正以全新的办学机制,先进的办学理念,充分发挥教育资源重组优势,秉承“知术欲圆、行旨须直”的校训,努力向“专业特色鲜明、应用优势突出、教育质量优秀”的应用技术型大学目标迈进。
更多院校简介信息,点击进入>>大学简介专题,了解更多院校相关信息。
想要了解更多院校信息的考生还可以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微信搜索:当书网(或当书网),即可关注!让你随时随地了解新鲜高考资讯。
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 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是民办大学。 查询到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液笑橡去年专升本分数线为162文史类文化成绩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为:136分。湖北师范文理学院简介如下: 湖北师范学院文理学院(CollegeofArtsandSciencesofHubeiNormalUniversity),成立于2003年,位于湖北省黄石市升型,根据2023年2月学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是公办大学。 学校简介: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是一所位于云南省临沧市的省属公办本科院校,是首批云南省华文教育基地学校、云南省重点建设的华文教育基地。截至2022年5月30日,学校占地面积1084亩,总建筑面积32.04万平方米,有教职员工900余人。 学院下设艺术学院、体育学院、亚洲微电影学院等14个二级学院,开设本科专业34个,
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 湖南师大树达学院是民办学校吗 树达学院是公办民助的学校,学校代码4720,音乐表演(舞蹈方向)代码27,学费待定。2020-10-28回答者:锐宝卫锐逸1个回答湖南师大医学院,是几本,是公办还是民办的!... 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相信很多想去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念书的同学,都想知道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相关信息
辽宁师范大学是几本是公办还是民办高考志愿填报时,很多考生都非常关心辽宁师范大学的份数。以下是我整理的“辽宁师范大学是公的还是私的”列表,仅供大家参考。欢迎阅读本文。辽宁师范大学几个教育部门都没分辽宁师范大学是一本或二本大学毕业。如果你不是辽宁考生,-3师范大学本科一批在你省招生,你也可以说辽宁师范大学是/12344。辽宁师范大学是公办还是民办辽宁师范大学是一所综合实力非常好,师资力量雄厚,学科
沈阳师范大学是公办还是民办1沈阳师范大学是公办还是民办沈阳师范大学是公办高校,由辽宁省人民政府组织督导,入选教育部首批优秀教师培养计划。II沈阳师范大学简介沈阳师范大学隶属于辽宁省人民政府,创建于1951年,前身为东北教育学院。1953年更名为沈阳师范学院,是当时东北地区最早成立的两所本科师范学院之一。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政策,始终坚持。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审时度势,更新办学理念和思
上海师范大学怎么样是公办还是民办 在高考志愿填报选择院校时,很多考生和家长都很关心上海师范大学怎么样的问题。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上海师范大学怎么样是公办还是民办”,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上海师范大学怎么样 上海师范旅枣大学是上海市重点建设大学、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学科)建设试点单位,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教育部人文社会科
山东师范大学历山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 山东师范大学历山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有很多想要报考山东师范大学历山学院的同学,是非常的想知道,山东师范大学历山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的,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山东师范大学历山学院是民办的吗院校隶属:山东省教育厅 所在地:山东学校类型:民办山东师范大学历山学院是2005年6月经国家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普通全日制本科高校。学校位
赣南师范大学是公办还是民办是几本|急!!!!!!!!!!赣南师范学院是几本院校? 赣南师范大学是公办还是民办是几本 《赣南师范大学是公办还是民办是几本》,主要内容: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有小伙伴比较关心赣南师范大学是不是公办学校,属于几本?下面是由出国留学,下面高三网小编为你整理了详细内容,欢迎浏览了解。 赣南师范大学是一本吗 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有小伙伴比较关心赣南师范大学是不是公办学校,属于几
2024-06-06 00:18:59
2024-05-28 00:38:07
2024-06-20 06:31:07
2024-04-09 22:44:16
2024-06-19 09:19:27
2024-06-14 20:0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