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3 17:01:11 | 招生网
![]()
湖北大学院系设置
| 专业代码 | 专业名称 | 修业年限 | 学位授予门类 | 开始招生时间 | 所属学院 |
| 010101 | 哲学 | 四年 | 哲学 | 2006年 | 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
| 030201 | 政治学与行政学 | 四年 | 法学 | 2004年 | 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
| 030202 | 国际政治 | 四年 | 法学 | 2012年 | 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
| 030503 | 思想政治教育 | 四年 | 法学 | 1960年 | 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
| 020101 | 经济学 | 四年 | 经济学 | 2012年 | 经济学院 |
| 020301K | 金融学 | 四年 | 经济学 | 2010年 | 经济学院 |
| 020401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四年 | 经济学 | 2003年 | 经济学院 |
| 030101K | 法学 | 四年 | 法学 | 1996年 | 法学院 |
| 040101 | 教育学 | 四年 | 教育学 | 1951年 | 教育学院 |
| 040106 | 学前教育 | 四年 | 教育学 | 1993年 | 教育学院 |
| 040201 | 体育教育 | 四年 | 教育学 | 1950年 | 体育学院 |
| 040203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四年 | 教育学 | 2006年 | 体育学院 |
| 040204K |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 | 四年 | 教育学 | 2001年 | 体育学院 |
| 050101 | 汉语言文学 | 四年 | 文学 | 1950年 | 文学院 |
| 050102 | 汉语言 | 四年 | 文学 | 2002年 | 文学院 |
| 050301 | 新闻学 | 四年 | 文学 | 1994年 | 文学院 |
| 050302 | 广播电视学 | 四年 | 文学 | 2004年 | 文学院 |
| 050103 | 汉语国际教育 | 四年 | 文学 | 2007年 | 国际交流学院 |
| 050201 | 英语 | 四年 | 文学 | 1959年 | 外国语学院 |
| 050202 | 俄语 | 四年 | 文学 | 1959年 | 外国语学院 |
| 050204 | 法语 | 四年 | 文学 | 2005年 | 外国语学院 |
| 050205 | 西班牙语 | 四年 | 文学 | 2006年 | 外国语学院 |
| 050206 | 阿拉伯语 | 四年 | 文学 | 2011年 | 外国语学院 |
| 050207 | 日语 | 四年 | 文学 | 1972年 | 外国语学院 |
| 050209 | 朝鲜语 | 四年 | 文学 | 1995年 | 外国语学院 |
| 130201 | 音乐表演 | 四年 | 艺术学 | 2002年 | 音乐学院 |
| 130202 | 音乐学 | 四年 | 艺术学 | 1976年 | 音乐学院 |
| 130203 |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 四年 | 艺术学 | 2006年 | 音乐学院 |
| 130205 | 舞蹈学 | 四年 | 艺术学 | 2003年 | 音乐学院 |
| 130401 | 美术学 | 四年 | 艺术学 | 1976年 | 美术学院 |
| 130404 | 摄影 | 四年 | 艺术学 | 2004年 | 美术学院 |
| 130502 | 视觉传达设计 | 四年 | 艺术学 | 1996年 | 美术学院 |
| 130503 | 环境设计 | 四年 | 艺术学 | 1996年 | 美术学院 |
| 040104 | 教育技术学 | 四年 | 理学 | 1985年 | 传媒学院 |
| 130304 | 戏剧影视文学 | 四年 | 艺术学 | 2011年 | 传媒学院 |
| 130305 | 广播电视编导 | 四年 | 艺术学 | 2002年 | 传媒学院 |
| 130309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四年 | 艺术学 | 2006年 | 传媒学院 |
| 130508 | 数字媒体艺术 | 四年 | 艺术学 | 2006年 | 传媒学院 |
| 030302 | 社会工作 | 四年 | 法学 | 2001年 | 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 |
| 060101 | 历史学 | 四年 | 历史学 | 1951年 | 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 |
| 060102 | 世界史 | 四年 | 历史学 | 2005年 | 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 |
| 071201 | 统计学 | 四年 | 理学 | 2013年 | 数学科学学院 |
| 070101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四年 | 理学 | 1950年 | 数学科学学院 |
| 070102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四年 | 理学 | 2002年 | 数学科学学院 |
| 070201 | 物理学 | 四年 | 理学 | 1950年 | 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
| 070202 | 应用物理学 | 四年 | 理学 | 2004年 | 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
| 080701 | 电子信息工程 | 四年 | 工学 | 1995年 | 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
| 080702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工学 | 2006年 | 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
| 080705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工学 | 2011年 | 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
| 080714T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理学 | 2003年 | 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
| 070301 | 化学 | 四年 | 理学 | 1950年 | 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 |
| 070302 | 应用化学 | 四年 | 理学 | 1995年 | 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 |
| 081301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四年 | 工学 | 2002年 | 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 |
| 081302 | 制药工程 | 四年 | 工学 | 2005年 | 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 |
| 071001 | 生物科学 | 四年 | 理学 | 1950年 | 生命科学院 |
| 071002 | 生物技术 | 四年 | 理学 | 2000年 | 生命科学院 |
| 082701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工学 | 1993年 | 生命科学院 |
| 082702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四年 | 工学 | 2005年 | 生命科学院 |
| 070501 | 地理科学 | 四年 | 理学 | 1950年 | 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 |
| 070502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四年 | 理学 | 2005年 | 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 |
| 070503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四年 | 理学 | 2005年 | 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 |
| 070504 | 地理信息科学 | 四年 | 理学 | 2002年 | 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 |
| 082503 | 环境科学 | 四年 | 理学 | 2004年 | 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 |
| 071101 | 心理学 | 四年 | 理学 | 2008年 | 心理学院 |
| 071102 | 应用心理学 | 四年 | 理学 | 1998年 | 心理学院 |
| 080905 | 物联网工程 | 四年 | 理学 | 2013年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 080703 | 通信工程 | 四年 | 工学 | 2002年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 08090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理学 | 1985年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 120103 | 工程管理 | 四年 | 管理学 | 2013年 |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
| 120102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四年 | 管理学 | 2004年 |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
| 120206 | 人力资源管理 | 四年 | 管理学 | 2006年 |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
| 120801 | 电子商务 | 四年 | 管理学 | 2005年 |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
| 120201K | 工商管理 | 四年 | 管理学 | 2000年 | 商学院 |
| 120204 | 财务管理 | 四年 | 管理学 | 2008年 | 商学院 |
| 120601 | 物流管理 | 四年 | 管理学 | 2009年 | 商学院 |
| 120901K | 旅游管理 | 四年 | 管理学 | 1993年 | 商学院 |
| 120401 | 公共事业管理 | 四年 | 管理学 | 2002年 | 公共管理学院 |
| 120402 | 行政管理 | 四年 | 管理学 | 2004年 | 公共管理学院 |
| 120403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四年 | 管理学 | 2003年 | 公共管理学院 |

湖北大学院校简介
湖北大学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湖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
一、历史沿革
1931年,学校前身湖北省立教育学院在武昌宝积庵诞生,此后迭经国立湖北师范学院、湖北省教育学院、湖北省教师进修学院、湖北师范专科学校、武汉师范专科学校和武汉师范学院等时期。九秩春秋,筚路蓝缕,六易校址,八更校名,薪火相传文脉不息,师范教育底蕴深厚。1984年,由武汉师范学院更名改建为湖北大学,开始由单一的师范类院校转型步入综合性大学发展阶段。2013年,湖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湖北大学。
二、校区概况
学校有武昌主校区、汉口校区、阳逻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500亩。学校毗邻长江,紧靠沙湖,树木葱郁,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厚,教学科研服务设施基础完善。
三、学科专业
学科门类和专业齐全。涵盖除军事学、交叉学科以外的12大学科门类,设有24个学科性学院、87个本科专业、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生物学入选湖北省一流学科重点建设学科,3个学科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4个学科群入选“十四五”湖北省高等学校优势特色学科群。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植物学与动物学4个学科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8个学科入选U.S.News世界最佳学科,6个学科入选软科世界一流学科。
四、人才培养
在校普通全日制本科生2万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万余人。2006年始,学校启动实施“一流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计划”“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以及本硕博贯通培养的“十年树人计划”,探索开展通识教育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有一批国家级的创新创业学院、产教融合基地、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科技小院、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累计获批7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1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0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63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3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20个省级优秀教学基层组织,3个省卓越工程师校企联合培养项目。获批国家级新工科新文科研究项目5项、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项目2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89项。近年来,围绕国家和湖北重大发展战略需求,加强新工科、新文科建设和师范教育,成立微电子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新能源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健康科学与工程学院5个新工科学院,组建师范学院、文化遗产学院和旅游学院等。建校以来,累计培养输送各类高级专门人才30余万人。
五、师资队伍
现有教师1600余人,其中正、副教授1000余人,博士生导师216人,硕士生导师1047人。各级各类高层次人才439人(次),其中国家级人才69人(次)、省市级人才370人(次)。
六、科研与社会服务
建有省部共建生物催化与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药物高通量筛选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能源捕获和环境传感绿色技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4个国家级平台,作为参与单位组建湖北应用数学中心。建有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有机化工新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功能材料绿色制备与应用、有机功能分子合成与应用、智能感知系统与安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省级、市级重点科技创新平台44个,获批省级科普教育基地5个。建有旅游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湖北省道德与文明研究中心、湖北休闲体育发展研究中心等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2个,拉丁美洲研究中心、巴西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备案)。2个智库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县域治理研究院入选湖北改革智库,湖北文化建设研究院入选省委重点建设的全省十大新型智库。近五年来,学校获省科技奖31项,其中以第一单位获批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牵头承担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4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61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项目1项。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课题12项,第九届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4项,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4项,其他省部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00余项。
七、校园文化
建设书香校园,注重以文化人。多次荣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和网络文化优秀成果奖,连续3次获评“湖北省十佳书香校园”。大学生五人制足球队获得全国冠军16次,6次代表中国出征世界大学生五人制足球锦标赛并取得历史上最好成绩。大学生龙狮团8次到国(境)外巡回展演,展示中华传统文化,摘得世界龙狮锦标赛冠军2项。近五年来,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大学生艺术展演、数学建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大学生英语竞赛等重大赛事中摘得桂冠,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创造佳绩。
八、国际交流
学校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关系,与英国曼彻斯特城市大学合作设立湖北大学曼城联合学院,在巴西、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波兰合作建立了3所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学校常年招收国际学生,可提供中国政府奖学金、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湖北省国际学生奖学金。
九、发展目标
“十四五”时期,学校正以“学科建设和综合实力双突破”为发展目标,努力建成国内知名、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
地址:
武昌主校区: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邮编:430062;
汉口校区:武汉市谌家矶街兴盛路特一号,邮编:430011;
阳逻校区(通识教育学院):武汉市新洲区阳逻平江东路630号,邮编:430415。
湖南大学院系设置湖南大学院系设置 学院 专业名称 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含中外合作办学)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工程管理 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 建筑学院 建筑学 城市规划 景观学 艺术设计(环境艺术)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工程 环境科学 机械与运载
北京大学医学部院系设置北京大学医学部院系设置 基础医学院 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 病理学系 医学遗传学系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 病原生物学系 医学信息学系 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系 生物物理学系 中西医结合教研室 药理学系 神经生物学系 心血管所 免疫学系 细胞生物学系 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北京大学系统生
东北大学院系设置东北大学院系设置 学院 专业名称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通信工程 自动化 测控技术与仪器 电子信息工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子科学与技术 物联网工程 软件学院 软件工程 信息安全 数字媒体技术
西北大学院系设置西北大学院系设置 学校实行两校区办学,主校区位于御东新区风景秀丽的文瀛湖畔,分校区位于矿区平泉路。 现设有16个学院,1个国际合作办学机构(国际交流中心),1所附属医院。现开设56个本科专业(含专业方向),建有6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和重点扶持学科,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特色专业。形成了涵盖理、工、文、史、医、教、管、法、艺、农、经等11个门类的学科体系。
巢湖学院院系设置巢湖学院院系设置 文学院 政治学院 法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音乐学院 美术学院 历史与社会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 外国语学院 体育学院 数学计算机科学学院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传媒学院 巢湖学院院校简介巢湖学院院校简介巢湖学院坐落于合肥市安徽巢湖经济开发区,毗邻著名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这里是安徽省首个国家
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院系设置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院系设置 学校现设有 14个教学部门,44个专业(含专业方向)。详细情况请登陆我校招生信息网www.hacz.edu.cn/xsc/zhaosheng查看。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国际部学校简介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是湖南省首批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系省直属单位。学校坐落在湖南长沙风光秀丽的湘江之滨、人文荟萃的岳麓山下,校园环境优美。在坚
北京农学院院系设置北京农学院院系设置 农学院 园艺学院 植物保护学院 林学院 土地与环境学院 畜牧兽医学院 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工程学院 水利学院 食品学院 理学院 北京农学院院校简介北京农学院院校简介北京农学院的前身河北省通县农业学校,创建于1956年。1958年,河北省通县农业学校与北京市农业合作干部学校合并,更名为北京市农业学校。1965年,在北京市农
北京交通大学院系设置北京交通大学院系设置 学校设有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交通运输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理学院、法学院、语言与传播学院、软件学院、建筑与艺术学院12个学院,还设有研究生院、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燕郊、清河职业技术学院和黄骅海滨独立学院。 北京交通大学院校简介北京交通大学院校简介北京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
2024-07-08 04:30:57
2024-04-03 06:38:51
2024-08-25 01:23:41
2024-03-23 15:19:06
2025-08-24 09:33:59
2024-08-31 12:5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