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1 17:02:41 | 招生网
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院系设置
1.建筑学专业 (本科 学制五年)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从事建筑设计、建筑群体规划设计及室内装饰设计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适宜于到建筑设计院、规划设计院、房地产开发公司及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建筑设计、环境景观规划等设计工作,也可以到设计、规划管理部门以及高等学校从事建筑项目策划、建设项目管理、教学研究、技术开发等工作。
主要课程有:设计原理和方法、规划设计、建筑结构、建筑物理、建筑力学、构造、材料、经济与管理、建筑设备、中外建筑史、美术等。
2.城乡规划专业 (本科 学制五年)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城乡规划设计与管理技能、城乡规划学科相关的知识,熟悉国家有关城乡发展和城乡规划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我国城乡及城乡规划学科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动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以在规划设计、省市规划管理、建筑设计、房地产、科研等行业,从事城乡规划、设计、管理、策划、研究等工作,并具有参加政府决策咨询、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公共政策研究、区域规划、交通和市政工程规划等相关专业规划工作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有:城市规划专业初步、城市规划设计基础、城市规划原理、城市总体规划解析、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居住环境规划设计、中外城市建设史、中外建筑历史、城市道路与交通、城市市政工程系统规划、城市地理、城市经济、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等。
1.工程管理专业 (本科 学制四年)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一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面向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工程建设监理、建设银行与投资公司、工程咨询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等单位从事项目管理、工程估价及合同管理、工程监理与咨询以及相关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主要课程有:工程力学、房屋建筑、施工技术、项目管理、工程经济学、运筹学、会计学、经济法、建设监理、建设法规、工程估价、项目融资、工程合同法律制度、合同管理等。
2.会计学专业 (本科 学制四年)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了解建筑工程技术、熟悉经济、法律、管理等方面理论和知识,获得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的基本训练,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会计事务所、银行、教育、科研机构从事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审计理论工作、教学与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文、理兼收。
主要课程有:经济学、建筑工程概论、工商管理、建筑识图、项目管理、电子商务、法律、工程估价、管理学原理、财务会计、施工会计、银行会计、房地产会计、涉外会计、成本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经济活动分析、审计学、会计电算化等。
1.环境工程专业 (本科 学制四年)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水、气、声、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环境评价和规划等方面的知识,具有进行污染控制工程的设计及运行管理的能力,以及环境工程方面的新理论、新工艺和新设备的研究和开发能力的环境工程领域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政府规划部门、环境保护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等从事规划、工程设计、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等方面的工作。
主要课程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物理性污染控制、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质量评价、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监测等。
2.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 (本科 学制四年)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工业与生活用水的开发、输送、处理、供应,污水废水的收集、输送、处理、回收与排放等方面的系统知识,能够从事城市、工业、建筑、农业等领域的给水排水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科研和教学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后可在设计研究院(所)、城市公用事业、市政建设与管理部门以及大中型工业企业、科研及学校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水工艺与工程的设计、管理、施工、运营、科学研究、教学等工作。
主要课程有:水分析化学、水处理生物学、水力学、水工艺设备基础、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水质工程学、给水排水管网系统、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等。
3.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 (本科 学制四年)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建筑物理环境控制系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在建筑室内环境、暖通空调、建筑给排水、燃气供应等公共设施系统、建筑热能供应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管理、建筑自动化系统的方案设计以及国民经济多部门所需的高级复合型工程技术应用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以在设计研究院、工程建设公司、设备制造企业、运营公司、高等院校、城市规划和政府管理部门从事设计、研究、技术开发、教学和管理等工作。
主要课程有:建筑环境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流体输配管网、空气调节、制冷、通风与空气污染控制、供热工程、锅炉房工艺与设备及人工环境智能等。
1.土木工程专业 (本科 学制四年)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并能从事房屋建筑、地下结构、公路与城市道路、桥梁的设计、施工、管理、研究、监理、投资与发展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有:房屋建筑、结构工程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设计原理、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钢结构设计、砌体结构、桥梁工程、城市道路工程、工程结构抗震等)、岩土工程学(土力学、岩土力学、基础工程、地下工程、路基路面工程、道路勘测设计、岩土工程测试技术等)、施工与管理工程(土木工程施工、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工程概预算等)等。
2.交通工程专业 (本科 学制四年)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够从事建设项目选址、总体布置、总平面设计、场地竖向设计、道路和工业铁路及站场设计、场地工程管线(网)综合设计、工业园区规划、场地绿化与美化、工业运输组织与管理,为工业与民用建筑场地进行规划、设计、研究及工业企业运输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面向规划设计单位、工业企业管理部门、工程咨询公司、建设单位等从事项目管理、规划设计、企业管理、工程咨询以及相关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主要课程有:工程测量学、建筑力学、土建工程、城市规划原理、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系统工程、道路勘测设计、厂址选择与工业企业总体规划、总图设计、场地管线综合设计、工业铁路线路与站场、工业园区规划与设计、工业运输组织学等。
1.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本科 学制四年)
本专业以无机非金属材料为主要特色,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材料科学与工程方面的基础理论,掌握材料的组成、结构、制备、性能与应用之间关系的相关理论和知识,能在各种材料的研发、生产、应用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设计、设备研制、技术改选及生产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从事材料制备、产品开发、工艺设计、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主要课程有: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材料物理性能、材料工艺学、材料加工设备、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工艺设计概论、机械设计基础、工程力学、电工学等。
2.冶金工程专业 (本科 学制四年)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并在冶金方面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掌握冶金物理化学、钢铁冶金和有色金属冶金、冶金过程原理、生产工艺与设备、实验研究、设施方法、环境保护及资源综合利用、现代工业控制与测试技术等知识,具有工艺设计、科学研究、生产组织和管理等方面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冶金、化工、材料等领域的技术、设计、管理、教学和科研等工作。
主要课程有:高等数学、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工程设计、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传输原理、金属学、冶金学、冶金原理、钢铁厂设计基础、有色冶金设计基础、环境保护、现代控制与测试技术、企业管理等。
3.矿物资源工程专业 (本科 学制四年)
本专业分采矿工程和矿物加工工程两个方向。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固体矿产资源开发和矿物加工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在规划设计、生产经营、投资、管理、教育和科技等部门从事矿产资源开发、加工利用以及相关设施建设等方面工作的科学研究与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规划设计、生产经营、投资、管理、教育和科技等部门从事矿产资源开发和加工利用的规划与设计、矿业投资(咨询)、企业生产与经营、技术与行政管理、工艺革新与技术研发以及相关设施建设等方面工作。
主要课程有:采矿工程方向:工程力学、弹性力学、岩石力学、流体力学、地质学、工程测量、矿业运筹学、露天开采、地下开采、爆破工程、矿井通风、井巷工程、矿山机械及运输、矿山安全与环保、矿山压力与控制、矿业系统工程、矿业技术经济及管理、资源经济学等;矿物加工工程方向:流体力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矿石学及岩矿鉴定、矿物加工学、矿物加工厂工艺设计、矿物加工试验研究方法、选矿测试技术及自动控制、矿物材料、化学选矿、固体废弃物资源化、黄金选冶、矿业技术经济及管理等。
4.安全工程专业 (本科 学制四年)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安全科学、安全工程及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安全技术与工程、安全管理与监察、安全中介与咨询、安全健康环境检测与监测、安全教育与培训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有: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无机化学、安全学原理、安全系统工程、安全管理与法规、安全人机工程、工业防火与防爆、职业卫生技术、电气安全工程、安全经济学、特种设备安全、工业通风与除尘、安全监测与监控、高危行业安全技术与管理等。
5.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本科 学制四年)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学科的理论与知识,掌握金属压力加工的基本理论、工艺、设备及相应的控制技术,具有工艺设计、生产组织和管理等方面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钢铁与有色金属压力加工、机械、材料等领域从事工程技术及管理等工作。
主要课程有:高等数学、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塑性加工力学、机械设计基础、金属学及材料热处理、压力加工原理、金属压力加工工艺学(轧制、挤压与拉拔)、压力加工设备、材料加工热工基础、塑性成型计算机模拟、材料成型过程检测与控制技术、企业管理等。
6.金属材料工程专业 (本科 学制四年)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金属材料工程学科(金属材料的成分、组织、性能、制备与工艺)基本理论与知识,熟悉冶金、材料加工工程等相关理论与知识,了解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前沿与发展趋势,具备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在冶金、机械等行业从事金属材料热加工工艺及设备设计、质量检测、技术开发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
主要课程有:金属学、热处理原理、热处理设备与设计、材料成型原理、材料成型工艺与设备、金属表面工程、金属涂镀工艺学、金属熔炼与凝固、铸造工艺学、热工基础、材料性能学、材料分析检测技术等。
7.应用化学专业 (本科 学制四年)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立足于化学基本理论,着眼于实际应用,注重学科渗透与交叉,掌握化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工结合型应用化学专业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化学化工、能源、材料、环境等领域从事新产品开发设计、工程技术管理以及教学科研等工作。
主要课程有:英语、高等数学、物理学及实验、无机化学及实验、分析化学及实验、有机化学及实验、物理化学及实验、生物化学及实验、计算机应用基础等。
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本科 学制四年)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数学、力学、机械学、电子技术等基础知识,掌握现代制造技术、机电力学控制、测试及信息处理技术、微机应用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掌握先进的机械设计理论和方法,具有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方面基础知识和应用技术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从事机械产品或机械电子设备的开发、设计、制造、测试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主要课程有:高等数学、工程力学、工程与机械制图、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机械学、电子学、计算机辅助设计、机械制造工艺、控制理论基础、液压传动及伺服控制等。
2.自动化专业 (本科 学制四年)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较强的电工电子技术、控制理论、智能建筑与楼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建筑电气、通讯与网络技术、建筑电子设计等知识,掌握工业过程控制、运动控制、电力电子、电气自动化、智能建筑与楼宇自动化等技术,从事综合自动化系统、信息处理系统、智能控制系统、供配电系统、工业控制网络系统、智能建筑系统的设计、研究等方面工作的自动化工程设计与研究的高级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有:大学物理、程序设计、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电力电子技术、 检测与仪表、工厂供电、计算机原理与应用、控制理论、电气传动、智能控制、计算机控制技术、交流调速、计算机网络与通讯、工业过程控制、建筑电气、楼宇自控、智能建筑技术等。
3.通信工程专业 (本科 学制四年)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经典和现代通信理论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知识,具有通信、现代智能建筑、电子信息、系统工程等领域的科学研究、设计、制造、运营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电信、移动运营企业、研究机构、设计院、电子、广播电视、数据等行业从事通信设备、系统和网络的研究、设计、开发、运营和技术管理等工作。
主要课程有: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电信传输原理、电流理论、电子技术基础、高频电子线路、电磁场理论、现代交换技术、信息网技术、移动通信、卫星通信、光电子技术与光纤通信、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天线技术、微波原理与技术、信息论基础、数字图像处理、网络与信息安全、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数据结构与数据库原理、操作系统、自动控制概论等。
4.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本科 学制四年)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物理、数学及电子信息科学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具有电子信息、计算机等相关领域的应用技术,能够从事理论与应用研究、教学、科技开发、产品设计、生产技术与管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从事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等相关领域的科研、设计、管理及软件开发等工作。
主要课程有:基础物理、电磁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数理方法、计算物理、量子理论、电子线路、模拟电路、数据库与数据结构、计算机文化、电子技术、信息科学基础理论和技术、信号与系统、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理论及应用等。
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本科 学制四年)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软件工程专业及应用知识,具有软件开发能力,以及软件开发时间和项目组织的初步经验,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具有竞争和团队精神,具有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能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变化的高素质软件工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有:离散数学、程序设计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多核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和算法、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编译原理、软件工程概论、软件需求分析、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软件过程与管理、软件工程的形式化方法、软件工程经济学、团队合作与沟通等。
6.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本科 学制四年)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地方经济建设需要,掌握电气工程技术、建筑电气和电力电子技术及其应用技术基本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专业动手能力,能适应工程设计、安装、管理,从事电气工程专业技术工作的应用型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可面向电气工程、建筑行业、设计院所、企业单位,从事工矿企业设备自动化设计及自动化设备技术改造,一般中小型工厂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安装、维修和管理,建筑设计与施工单位的电气设计、维护和计算机应用等领域的运行和管理等工作。
主要课程有:电路、电磁场、电子技术(数电、模电)基础、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电力拖动与控制、计算机技术(软件基础、硬件基础)、信号分析与处理、自动控制理论、工厂供电、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气工程安装、建筑动力与照明设计技术等。
7.机械电子工程专业 (本科 学制四年)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机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工程控制技术、信号测试与处理技术的基础理论和知识;熟悉机电设备运用与管理及人文社会学科的相关理论和知识;了解机械电子工程和自动化学科发展前沿以及企业管理的基础知识;具备现代机电液系统及相关产品设计及性能分析能力、新产品研究与开发能力、设备运用与管理能力;能够在工程机械及机电相关行业从事现代机电液产品与系统的设计与研发、加工制造、运用与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有: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高等数学、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机械制图、大学物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大学计算机基础等、机械原理、精密机械设计、电路分析基础、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控制工程基础等、微机原理与嵌入式系统、测试技术与信号处理、液压与气压传动、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机电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工程机械智能化技术、工程机械基础等。
8.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 (本科 学制四年)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电工与电子技术、建筑电气设计、建筑设备自动化、建筑供配电与照明技术、建筑智能环境学、建筑节能、智能建筑系统集成等基础知识与理论,熟悉土木工程、自动控制理论、建筑环境与设备、计算机控制技术、电气控制技术等相关理论知识,了解本专业国内外发展的最新动态,具备较强的建筑电气与建筑智能化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在建筑及相关行业,从事建筑电气及智能建筑系统的设计、安装、维护、管理、技术开发与科学研究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有:土木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概论、电路理论、建筑电气控制技术、建筑设备、建筑供配电与照明技术、建筑设备自动化、建筑智能环境学、建筑物信息设施系统、公共安全技术、智能小区规划与设计、建筑节能技术、智能建筑系统集成等课程。
经济贸易系
1.英语专业 (本科 学制四年)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技能和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知识结构合理,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掌握口头、笔头翻译技能,并掌握一定的土木、建筑、工程管理等相关知识,能在土木、建筑领域或行业从事管理、翻译、研究等工作的工程应用型英语人才。本专业文、理兼收。
主要课程有:基础英语、高级英语、泛读、口语、听力、写作、汉英翻译、高级口译、英语国家概况、语言学、英美文学、建筑工程概论、建设法规、国际工程估价、国际工程项目管理、FIDIC合同施工条件、项目管理、企业管理、建筑设备管理、土木工程概论、国际贸易实务、科技英语翻译等。
2.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本科 学制四年)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及国际经济的基本理论、国际贸易活动的经营方法以及业务知识和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划和惯例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能够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政府及企业经济管理、海外经济贸易、外资企业的贸易业务、经营管理、宣传策划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国际贸易、跨国公司业务、企业营销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本专业文、理兼收。
主要课程有:英语口译、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国际金融、国际服务贸易、货币银行学、世界经济概论、国际结算、财政学、会计学、统计学、市场营销、国际贸易谈判、外贸函电等。
3.市场营销专业 (本科 学制四年)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管理、经济、法律、企业管理及现代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多方位综合型营销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及企业从事营销业务与管理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工作。本专业文、理兼收。
主要课程有:管理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公共关系学、市场调查与预测、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经济法、消费行为学、国际市场营销等。
4.经济学专业 (本科 学制四年)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及各类投资专门知识与业务技能,能将投资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实践,具有较强的投资组织与决策能力和创新精神,熟悉国家有关投资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国内外投资市场的实际,能在企业、金融机构、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和相关事业单位从事经济分析、预测,以及投资理财等投资实务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本专业文、理兼收。
主要课程有: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货币银行学、投资学、国际金融、房地产经济、项目投资与管理、投资运营管理、会计学、投资银行学、证券投资学、风险管理、财务管理、统计学、市场营销学、经济法等。
5.汉语言文学(本科 学制四年)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汉语言文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学习新闻、历史、文化、艺术等相关专业的知识,了解本专业发展的趋势,有一定专业研究能力,能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与研究、文稿写作、新闻采访编辑、文化、宣传等方面实际工作的汉语言文学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有: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基础写作、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史、比较文学、民间文学、美学、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古代文论等。
艺术系
1.环境设计专业(本科 学制四年)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环境设计理论和环境设计素养的,熟悉相关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了解环境设计学科前沿的理论,具备较为宽泛的交叉知识结构及综合应用与创新能力,能在设计、研究、教学及工程行业从事室内环境、景观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有:设计美术、设计初步与表现、设计基础、艺术概论、场地设计、建筑设计原理、建筑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与理论、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造园艺术与园林设计、景观植物学、环境生态学、家具设计、室内设计、环境设计、景观设计、综合环境设计。
2.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本科 学制四年)
本专业旨在培养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具有一定视觉传达设计理论和艺术设计素养和技能,熟悉相关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中外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历史及发展前沿趋势,具有素描、色彩和基础设计的功底,具备较为宽泛的交叉知识结构及综合应用与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的创造性设计和工艺制作能力,熟悉各种相关的材料和技术;并且有较高的美术修养和专业科研能力,能在专业设计部门、院校和科研单位等企事业部门从事企业形象设计、环境导视设计、展示设计、网络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平面设计、书籍设计、商业美术及多媒体的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有:设计美术、设计基础、艺术概论、字体设计、标志设计、插图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装饰设计、,动画设计、环境导视设计、展示设计、网络设计、书籍设计、编排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多媒体设计、综合视觉传达设计。
3.舞蹈表演专业 (本科 学制四年)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系统的舞蹈基础理论,扎实的舞蹈基本功底,较高的舞蹈表演技能,能在文化管理部门、社会团体、文体中心、舞蹈表演团体、学校、艺术(文化)馆、青少年宫等单位从事文化管理、艺术培训与指导、舞蹈表演、教学和编导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招生网
主要课程有:芭蕾舞基训、中国民族民间舞、古典舞基训、身韵、现代舞基训、舞蹈编导、舞蹈概论、中外舞蹈史、艺术概论、视唱练耳、乐理、舞蹈鉴赏等。
4.摄影专业 (本科 学制四年)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热爱摄影艺术,具备和掌握摄影摄像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创作能力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艺术理论素养和较系统的专业知识,并具有较强摄影摄像业务与创作能力,能在文化新闻部门、企事业单位、电视台、电影厂、报刊杂志、媒体网络等单位从事摄影、摄像及电视艺术的高级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有:艺术概论、照相机原理及使用、素描、色彩、计算机文化基础与软件应用、构图学、摄影色光、基础人像摄影、艺术人像与商业婚纱、新闻摄影、纪实摄影、风光与民俗摄影、广告摄影与广告创意、建筑摄影、观念与创意摄影、摄影美学与摄影作品赏析、电视摄像基础、电视纪录片编辑与创作、暗室技术、新闻采访与写作、影视编导、传播学、外国文学、影视画面语言等。
5.绘画专业 (本科 学制四年)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热爱绘画专业,具备和掌握美术基本理论与知识,具有一定艺术理论素养和系统专业知识,拥有较强绘画表现与创作能力,能够在艺术创作单位、文化产业单位、大专院校、报刊杂志、媒体网络部门从事艺术创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有:西方美术史、中国美术史、色彩水粉、素描静物、速写、艺术概论、素描人像、构图学、色彩水粉静物、色彩水彩风景、素描人体、国画花鸟、国画人物、国画山水、综合绘画装饰、油画人物、油画风景、油画静物、解剖学等。
大连工业大学创建于1958年,是我国最早建立的4所轻工业院校之一,原隶属轻工业部,1998年转制为中央与地方共建、辽宁省管理为主的体制。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由大连轻工业学院更名为大连工业大学。半个多世纪来,学校逐渐发展成为以工为主,工、理、艺、文、管、经六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以培养食品、轻工、纺织、艺术等专业人才为办学特色的高等学府。 学校现有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学校入选辽宁省首批“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3个一级学科入选辽宁省高校一流学科重点建设学科。2021年底,学校依托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自主增设的“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工程”目录外二级学科博士点在教育部学位中心顺利通过备案,获得批准,成为全国在该领域首个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学校设有15个学院(部),45个在招本科专业,有4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1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7个教育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13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9个辽宁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7个辽宁省特色专业,4个辽宁省优势特色专业,5个辽宁省转型示范专业,2个辽宁省重点支持专业,4个辽宁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5个辽宁省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5个辽宁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学校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14000余人,研究生3300余人,外国留学生500余人。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869人,教授、副教授511人,博士生导师73人,硕士生导师945人。学校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荣获第六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荣誉称号1人,各类国家级人才称号6人,获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6人,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1人;入选“兴辽英才计划”等省级人才项目近百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专业带头人5人,辽宁省教学名师20人。 学校共拥有76个市级以上研究平台,其中包括国家海洋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洋活性多糖开发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生物催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3个国家级平台,辽宁海洋食品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农业部农产品加工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海珍品精深加工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贝类专业分中心、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大连工业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农业农村部水产品加工与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部省共建)等8个相关部委研究平台,还拥有33个辽宁省研究平台及32个大连市研究平台。 学校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近五年共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艺术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71项;发表研究论文4920篇,其中高质量学术论文2401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951件。2001年以来,学校共获得国家、省(部)、市级科技奖184项,其中2003、2005年分别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0、2015、2018年三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8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2009年获得大连市科学技术功勋奖,2021年获得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学校以服务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国家战略为导向,以服务辽宁“五大战略”发展为主线,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牵头组建辽宁省轻工纺织产业校企联盟,成立辽宁省高等学校轻工纺织技术研究院,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搭建平台。学校拥有国家级、省级、市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并成立辽宁大连营养健康食品中试基地,以服务辽宁、面向全国为基本定位,积极推进校地、校企深度融合,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学校主办的《大连工业大学学报》为中文核心期刊、辽宁省一级期刊,荣获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多次获评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等国内外重要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 学校重视人才培养质量。2012年,学校获批成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第二批试点实施学校;2014年,获批成为教育部“卓越农林教育培养计划”首批试点实施学校;2016年,获批辽宁省第二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和“大学生工程训练创新中心”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2017年获批辽宁省转型示范高校和辽宁省高等学校实训培训基地;2018年获批“大连市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并荣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颁发的“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经验高校”称号。2019年,学校入围中国大学创业竞争力百强高校。2021年,学校获批备案“大连市众创空间”。2022年,校创新创业实践基地获批首轮辽宁省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基地。学校是国家级艺术设计生态教学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辽宁省重点建设的紧缺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基地。近年来,学校承担国家、省级教学改革立项425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29项,并建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学校现有辽宁省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地、辽宁省创业项目选育基地、辽宁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基地、辽宁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辽宁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辽宁省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辽宁省研究生创新与学术交流中心、大连市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共计47个。现有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和一流课程100余门,其中国家级一流课程3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省级一流课程69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共13门。国家级精品教材1部,省级精品教材奖9部,省级教材建设奖优秀教材8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优秀教材8部,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11部,省级“十二五”规划教材29部,中国轻工业“十四五”规划教材10部,中国轻工业“十四五”数字化项目立项3项。2021年,朱蓓薇院士主编的《水产品加工工艺学》荣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高等教育类)二等奖。学校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省高校创新团队4个,服装学院被评为中国十大时装名校、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学校在2005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成绩;2006年学校被确定为首批“辽宁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2008年,有24名同学入选北京奥运会礼仪引导员,是全国入选人数最多的高校。2018年11月,学校完成本科审核评估工作。 近年来,我校获批承办“‘学创杯’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辽宁省大学生海洋食品创新大赛”等七项省级A类赛事,2021、2022两年获批数量蝉联全省高校第一。学生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省级年会、“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大学生计算机设计竞赛、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等大型赛事中取得多项优异成绩,多次荣获优秀组织单位称号。 学校不断推进教育国际化工程。打造“留学工大”品牌,先后获批辽宁省政府奖学金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丝绸之路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商请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高校研究生项目”和港澳台地区学生培养院校资格,开设了3个全英文授课本科专业,吸引品学兼优的来华留学生到学校学习。“十三五”期间,招收长短期留学生达到2500人,生源国涵盖60余个国家,来华留学学历生占比逐年提高,学生层次结构逐渐趋于合理,形成了来华留学生本、硕、博培养体系。 经教育部批准,学校2011年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合作举办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019年与英国格林多大学合作举办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引进了国际优质教育资源,促进了学校在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发展,培养了大批服务行业和地方发展所需的国际化人才。 学校与美、英、法、日等国家和地区的107所高校开展了交流与合作。学校与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法国北加莱公立高等美术学院、日本立命馆大学、日本北陆先端科技大学院大学等多所国际知名大学开展校际交流本科生“2+2”项目、本科生“3+1”项目、研究生“2+1”项目、研究生“1+1+1”项目、本硕连读项目、短期互换生项目、国家公派留学等项目,“十三五”期间参加各类交流项目的学生人数累计800余名。五年来,学校获批国家高端引智项目7项、省市级引智项目20余项。2022年,学校成功获批并开展教育部国际产学研用合作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开辟了新的国际化研究生培养途径。 学校经过不断发展与历史积淀,形成“博学精思,笃行致新”的校训。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社会服务、国际交流等方面为国家和省市做出了积极贡献。在新的历史阶段,学校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坚持立德树人,全面推进内涵建设,始终服务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和辽宁区域经济发展。凝心聚力,改革创新,不断追求、止于至善,不断取得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突破!
以上就是招生网整理的大连工业大学院系设置如何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招生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招生网:www.zhaosheng.com大连理工大学院系设置大连理工大学院系设置 大连理工大学共设有13个学部(院)。 大连理工大学-立命馆大学国际信息与软件学院 数学科学学院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 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 机械工程与材料能源学部 建设工程学部 建筑与艺术学院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 管理与经济学部 外国语学院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 软件学院 创新实验学院 具体院系介绍请参
沈阳工业大学院系设置沈阳工业大学院系设置 ? 实力雄厚 —临床医学院 1 、学院简介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暨附属第一医院创建于 1963 年,它是由原附属医院、中医系和骨伤系合并组成,是一所集教学、医疗和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学院,同时也是黑龙江省规模最大、设施齐全的中医教学、医疗、科研中心。 学院现有教职工 946 人,其中正
北方工业大学院系设置北方工业大学院系设置 化学工程学院 应用化学学院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制药与生物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数理系 体育系 社会科学系 工业与艺术设计系 外语系 北方工业大学学校简介学校创立于1946年,前身是国立北平高级工业职业
河北工业大学院系设置河北工业大学院系设置 ???学校现设研究生部、英语学院、日语学院、亚非语学院、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国际商学院、涉外法政学院、汉文化传播学院、国际交流学院、教育技术与信息学院、基础课教学部、体育教学部、应用外语教学中心、继续教育学院等 14 个教学单位。有英语、翻译、日语、法语、俄语、德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朝鲜语、阿拉伯语、斯瓦希里语、国际经济与贸
西北工业大学院系设置西北工业大学院系设置 航空学院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安全工程 理论与应用力学电子信息工程 航天学院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飞行器动力工程 航海学院 热能与动力工程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 信息对抗技术环境工程水声工程 材料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微机电
内蒙古工业大学院系设置内蒙古工业大学院系设置 理学院 人文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 音乐学院 美术学院 体育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信息电子技术学院 基础医学院 药学院 商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 国际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留学生教育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院系设置哈尔滨工业大学院系设置 学院 本科招生专业(大类)名称 包含的专业 科类 航天学院 工程力学 理工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理工 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 理工 空间科学与技术 理工 复合材料与工程 理工 电子科学与技术 理工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武汉理工大学院系设置武汉理工大学院系设置 学校现设有会计学院、金融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财政税务学院、商务学院、旅游学院、统计与数学学院、计算机信息管理学院、经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职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MBA 学院等 13 个二级学院,法学系、公共管理系、外语系、中文系等 4 个直属系,体育教学部 1 个直属教学部, 7 个科研教辅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学校简介
2024-04-03 06:38:51
2024-07-08 04:30:57
2025-08-24 09:33:59
2024-08-25 01:23:41
2025-07-29 04:16:43
2023-11-25 03:4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