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7 20:49:57 | 招生网
武汉轻工大学转专业政策介绍如下:
一、转专业报名要求
(一)申请条件:同时符合以下1-4项条件,方可申请跨学院转专业;同时符合以下1-3项条件,且具备5-7项条件之一者申请转专业,按《武汉轻工大学普通本科生转专业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办理。
1. 思想品德优良,未受过任何纪律处分,身体条件符合拟转入专业要求。
2. 原则上为2022年入学的普通全日制本科学生(不含中外合作项目)。
3. 符合转入专业的高考考试科目要求。
4. 因学生个人原因,转入其他专业后更适合其发展的。
5. 因生理缺陷申请转专业者(提供县级及以上医院诊断证明,校医院复审)。
6. 在某一专业领域有特长申请转专业者,需提供能证明所申请专业特长的相关证明材料。
7. 参军入伍正常退役、休学创业复学学生及其它特殊情况。
(二)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能申请转专业
1. 本院各专业本科生申请转入艺术类专业;
2. 艺术类专业与中外合作项目本科生申请转入本院各专业;
3. 我院各专业作为高水平运动员被录取者申请跨学院转专业;
4. 高考成绩中未含有物理成绩或理综成绩的学生申请转入我院各专业;
5. 第一学期必修课平均学分绩点在专业年级排名未进入前10%申请转入我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招生网
6. 转专业笔试或面试考核成绩不合格的学生;
7. 经转学等方式进入我院学习的学生。
8. 其他不允许转专业的情形。
武汉理工大学转专业的相关政策? 武汉理工大学作为一所全国重点大学,对于转专业这一环节也有严格的规定和流程。以下是关于在武汉理工大学如何转专业的一些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了解转专业政策:首先,你需要了解武汉理工大学的转专业政策。一般来说,学校会在每学年的第一学期或第二学期开始时发布转专业的通知,你可以关注学校的官方网站或者向教务处咨询相关信息。 确定转专业意向:在了解转专业政策后,你需要根据
武汉理工大学转专业的相关政策? 武汉理工大学作为一所全国重点大学,对于转专业这一环节也有严格的规定和流程。以下是关于在武汉理工大学如何转专业的一些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了解转专业政策:首先,你需要了解武汉理工大学的转专业政策。一般来说,学校会在每学年的第一学期或第二学期开始时发布转专业的通知,你可以关注学校的官方网站或者向教务处咨询相关信息。 确定转专业意向:在了解转专业政策后,你需要根据
中南大学转专业政策 在中南大学转专业,首先需要了解学校的相关规章制度和程序。一般来说,中南大学允许学生在一定条件下进行专业转换,但具体的条件和要求可能因学院和专业而异。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步骤,帮助你在中南大学顺利转专业: 了解转专业政策:首先,你需要查阅学校的官方网站或咨询相关部门,了解中南大学的转专业政策。这些政策通常会详细说明转专业的条件、时间、流程等,为你提供指导。 评估自身条件:在了
中南大学转专业政策 在中南大学转专业,首先需要了解学校的相关规章制度和程序。一般来说,中南大学允许学生在一定条件下进行专业转换,但具体的条件和要求可能因学院和专业而异。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步骤,帮助你在中南大学顺利转专业: 了解转专业政策:首先,你需要查阅学校的官方网站或咨询相关部门,了解中南大学的转专业政策。这些政策通常会详细说明转专业的条件、时间、流程等,为你提供指导。 评估自身条件:在了
新疆医科大学转专业政策 新疆医科大学转专业政策规定如下: 转专业手续:学生转专业须本人向所在学习中心申请,经学习中心同意,报远程教育学院批准.转专业手续在选课前办理,超过当前学期选课时间的,只能在下次选课时才可以选新专业课程。 转 专业条件: 1、学生转专业每学年集中审批一次,申请时间在每学年第二学期的最后两周。 2、教务处于每学年第二学期末,根据转入专业的办学条
天津工业大学转专业政策 天津工业大学自2025级起实行“转出无限制,转入有考核”的转专业政策,学生在大一、大二均可申请 。 转专业政策的核心变化 : 破除转出限制 :自2025年起,天津工业大学取消了转专业申请中对原专业的成绩排名或考核门槛要求,学生转出不再受原学院限制,旨在释放学生潜能,推动个性化发展。 转入实行分类考核 :接收学院根据专业特点制定考核标准,主
东北大学转专业政策? 东北大学是中国辽宁省沈阳市的一所重点综合性大学,其转专业政策可能会随着时间和教育政策的变化而有所不同。以下是一般情况下在东北大学转专业的可能步骤和注意事项,但请注意,具体的流程和要求需要以学校当时的规定为准。 了解转专业政策:首先,你需要查阅东北大学的官方网站或咨询教务处,了解当前的转专业政策。这通常包括转专业的条件、时间安排、所需材料、流程等。 符合转专业条件:通常
扬州大学转专业政策? ⒈基本要求: ⑴每个专业转出人数原则上不超过该专业总人数的40%,但是每个转出专业至少须保留20人;如果申请转出的人数超过该专业总人数的40%,各学院应制订客观、科学、合理的方法将学生排序,确定可以转出的学生数,排序方法须经教务处同意后执行。 ⑵各专业接受转入学生的人数,原则上不超过本专业一年级总人数的30%。对就业率低和教学资源不足的专业将从严控制转入人数。 ⑶体
2024-07-08 04:30:57
2024-04-03 06:38:51
2024-06-15 20:43:00
2024-06-02 13:15:58
2024-10-02 14:53:22
2024-08-24 11: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