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6 03:00:12 | 招生网
高考地方专项计划是指地方高校定向招收实施区域的农村学生的专项计划 。以下是关于高考地方专项计划的详细解释:
定义与性质 :
招生范围与对象 : 招生网
招生计划与规模 :
录取与入学 :
意义与影响 :
地方专项计划的专业一般是由高校从本校具有特色的专业中确定的,具体专业因学校不同而有所不同 。一般情况下,可能会包含以下一些专业:
需要注意的是,地方专项计划中的专业选择存在限制,考生不能随意选择报考专业,必须根据地方专项计划确定的招生专业进行选择。若没有安排在地方专项招生计划里的专业,考生是不能报考的。同时,各高校会根据专业办学条件,合理设定各专业的最多录取人数,并在招生计划中进行公布。
招生网(https://www.zhaosheng.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广东地方专项计划学校有哪些专业的相关内容。
地方专项计划招生专业主要集中在农业、林业、水利、地质、机械、师范、医学以及其他服务于贫困地区的紧缺专业。这些专业不仅涵盖了广泛的领域,而且在各所学校中都是具有显著优势的专业方向。以广东师范大学为例,该校在地方专项计划招生的专业包括30个,如中国语言文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教育学类、法学、计算机、数学类、物理学、化学、历史学类等。什么是国家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 国家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如下: 国家专项计划,是指每年在全国招生计划中专门安排1万名左右专项计划,以本科一批招生计划为主。通过专项计划的实施,增加贫困地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促进教育公平;引导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健康发展,提高教育水平;鼓励学生毕业后回贫困地区就业创业和服务,为贫困地区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地方专项计划是地方重点高校招收农
什么是国家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 国家专项计划是面向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的专项扶贫计划,地方专项是地方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的专项计划,二者均为促进教育公平而设。 国家专项计划于2012年起实施,由中央部门高校和各省(区、市)所属重点高校参与,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以及新疆南疆四地州定向招收学生。报考学生须符合当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本人具有实施区域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
高考生地方专项计划的利弊 高考生地方专项计划的利弊如下: 好处:招生院校都是好大学,录取分数比正常录取要低,增加了农村学生的学习机会,可以更加突出教育公平,可能一个对高考生不好的地方就是增加了入学的竞争,降分录取,前提填的那个学校要过,高考成绩过一本线是前提。 弊端: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批一般都会和考生签订协议的,毕业之后按协议执行,一般是回生源地工作,专业选择余地比较小。
地方专项计划的利弊是什么 01、地方专项计划的好处在于对特定农村户籍考生优惠力度较大,有些省属重点大学过一本线就能录取,如果毕业到贫困地区就业,国家补偿学费、代偿助学贷款。弊端在于地方专项计划高校开设专业有限。 现在关于高考的各种政策都出台,面对有些农村学生适当的放宽条件等情况,比如地方专项计划等等,地方专项计划的好处在于对特定农村户籍考生优惠力度较大,有些省属重点大学过一本线就能录取,如果
2025国家专项计划学校及专业 2025年国家专项计划的部分学校和专业如下: 部分学校 教育部直属高校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众多知名高校。 其他高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 部分学校的专业情况 清华大学 :建筑类、土木类、能源与电气、计算机、自动化类、
高考地方专项计划有什么用? 实施专项计划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新阶段扶贫宏观战略部署、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是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贫困地区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客观需要。 各省级教育、发展改革、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扶贫等部门,招生考试机构和有关高校要充分认识实施专项计划的重大意义,增强责任感,努力为贫困地区选拔、培养更多的高层次专业人才,特别是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
地方专项计划的报考条件是什么? 河南省地方专项计划报考条件如下: 1、国家专项计划的实施区域为国家划定的我省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和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名单详见附件)。报考学生须同时具备下列三项条件:符合2022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本人具有实施区域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当地户籍;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2、我省地方专项计划的实施对
国家专项和高校专项的区别 国家专项和高校专项的区别如下: 1、报考条件上的区别 国家专项计划,指定县市的城市和农村的考生,只要符合报考条件和要求就可以。 地方专项计划和高校专项计划,只限于指定县市的农村户籍的考生。 2、录取方式上的区别 国家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不需要单独报名和递交其它材料,高考成绩下发后,单独设置志愿填报及录取批次,省招办单独划线,单独录
2024-08-08 00:30:07
2024-06-15 20:43:00
2024-08-06 18:53:01
2025-07-20 13:21:27
2025-07-19 12:30:39
2025-07-18 14: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