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20 15:58:35 | 招生网
1、大连理工大学和江西理工大学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49年和1958年。
2、大连理工大学隶属关系是教育部,江西理工大学隶属关系是江西省教育厅。
3、大连理工大学是在辽宁,江西理工大学是在江西。
4、大连理工大学是公办,江西理工大学是公办。
5、大连理工大学是本科,江西理工大学是本科。
6、大连理工大学是211,985,江西理工大学是非211非985。
大连理工大学2023年录取分数线
大连理工大学2022年录取分数线
大连理工大学2021年录取分数线
江西理工大学2023年录取分数线
江西理工大学2022年录取分数线
江西理工大学2021年录取分数线
招生网(https://www.zhaosheng.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大连理工大学和江西理工大学院校简介的相关内容。
大连理工大学院校简介招生网
大连理工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夕,面向新中国工业体系建设亲手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也是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学校以培养精英人才、促进科技进步、传承优秀文化、引领社会风尚为宗旨,秉承“海纳百川、自强不息、厚德笃学、知行合一”为基本特质的大工精神,致力于创造、发现、传授、保存和应用知识,勇于担当社会责任,服务国家,造福人类。
大连理工大学1949年4月建校,时为大连大学工学院;1950年7月大连大学建制撤销,大连大学工学院独立为大连工学院;1960年10月被确定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1986年4月设立研究生院;1988年3月更名为大连理工大学;1996年启动实施“211工程”建设,教育部、辽宁省、大连市共建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启动实施“985工程”建设,教育部、辽宁省、大连市重点共建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被中央确定为中管干部学校。2012年12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大连理工大学依照“统筹规划、错位发展、坚持标准、创新模式”的指导思想建设盘锦校区,与主校区同标准、同档次、同水平办学。2017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入选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名单;2022年2月,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
学校现有教职工4479人,其中专任教师2992人。学校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5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瑞典皇家工程院院士1人,兼职教师中的两院院士34人,专任教师中正高级职称984人,副高级职称1294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0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0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0人,“973计划”青年科学家专题项目首席科学家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3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入选者19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获得者17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4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名师76人,“兴辽英才计划”教学名师3人。博士生导师1234人,硕士生导师2504人。
学校现有学生总数49287人,其中本科生总人数25692人(普通本科生25524人,第二学士学位168人)。研究生总人数23595人,其中博士研究生5436人(全日制学术学位博士生4755人、全日制专业学位博士生515人、非全日制专业学位博士生166人),硕士研究生18159人(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生7309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7949人,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2901人)。
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重,构建“顶尖工科、优质理科、精品文科、新兴医科”的一流学科格局。学校设有研究生院,主校区设有21个独立建制的学部学院,开发区校区设有3个独立建制的学院,盘锦校区设有3个独立建制的学院,另有3个专门学院(创新、国际、远程)和1所独立学院(城市学院)。有2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4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4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3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还有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20个专业学位类别,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土木水利、能源动力等5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以及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学校有81个本科专业进行招生,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23个,“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7个,通过全国工程教育认证(评估)专业26个,4个专业入选教育部“强基计划”。有5个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华罗庚数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张大煜化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王大珩物理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钱令希力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4个国家级教育、教学基地(国家工科化学教学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有国家英才计划高校培养基地。建有8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工程训练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基础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土木水利实验教学中心、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化工综合实验教学中心、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化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电工电子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车辆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7个国家级教学团队,是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首批十所试点高校之一,国家实施工程教育改革十所试点学校之一,首批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试点高校,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首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首批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试点高校之一,教育部首批公共外语教学改革试点高校之一,获批教育部首批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
学校的力学、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有20个一级学科入选辽宁省一流学科建设项目,优势学科资源丰富、研究实力雄厚。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中,学校重点建设化学化工、装备制造、运载、建设工程、信息科学,以及管理、数理、马克思主义理论等“7+1”学科集群。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7个学科进入A类,19个学科进入B类;在首次全国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分获A和A-。上海软科最好学科排名中有34个学科上榜,14个学科进入全国前10%。泰晤士中国学科评级排行榜有31个学科上榜,4个A+学科和24个A类学科。有12个学科领域位列世界前百分之一,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等4个学科领域位列世界前千分之一;8个学科领域进入QS世界学科排名前500名;在软科世界一流、USNews等学科排名中,船舶与海洋工程位列国际第4位,仪器科学位列国际第12位,化学工程位列国际第14位,土木工程位列国际第15位,机械工程位列国际第22位,电子与电气工程位列国际第34位,人工智能位列国际第36位。
学校拥有一批高水平的科研平台,建有1个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辽宁重大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船舶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6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电子政务模拟仿真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业装备节能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先进装备设计与CAE软件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桥梁与隧道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制造管理信息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热能综合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4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大连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大连理工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1个国家级技术中心(大连理工大学国家振动与强度测试中心),1个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基地,1个国家知识产权(辽宁)培训基地,1个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全国首批); 1个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辽宁绿色化学化工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6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精密与特种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业生态与环境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洋能源利用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三束材料改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业装备智能控制与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精密/特种加工及微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模塑建材制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工业装备监测与控制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先进高分子及复合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低碳能源与碳封存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辽宁应用数学中心,33个辽宁省重点实验室,12个辽宁省专业技术创新中心,15个辽宁省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1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1个全国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5个辽宁省高等学校新型智库、6个省级重点新型智库,18个省部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8个国家创新研究群体,4个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0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001年以来,学校共获国家科技成果奖励63项,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34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1项;牵头获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147项。2012年以来,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中国专利奖金奖2项、银奖2项、优秀奖12项。
学校依山傍海,办学条件优良。已形成一校、两地(大连市、盘锦市)、三区(大连凌水主校区、开发区校区、盘锦校区)的办学格局,总占地面积357.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91.63万平方米。学校图书馆现有实体馆藏累计374万余册(件),累计订购96个平台268个数据库,其中中外文电子图书约181万册、电子期刊5.1万余种。学校现有运动场馆面积15.5万平方米。学校拥有一流的智慧校园环境,三校区有线网、无线网全覆盖,校园一卡通通过“卡、码、脸”多种方式实现身份认证与消费并融入全国公共交通应用功能,“大工e站”为全校师生提供智能化自助服务,校园进出综合管控平台已实现人员及车辆精准管控,超算中心为科研提供有力支撑,形成了由信息化基础平台、公共服务平台、信息化业务系统构成的信息化基础支撑服务体系,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在国内高校中居于先进水平。
学校坚定不移实施教育对外开放战略,持续深化国际化办学新格局。积极参与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后疫情时代积极探索国际交流合作新模式。目前,与42个国家和地区的309所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企业、政府部门等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发起中国卓越大学联盟-日本国立六大学联盟以及中国-乌克兰大学联盟,加入中俄工科大学联盟等19个国际大学联盟。学校建有3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合作高校分别是日本立命馆大学、英国莱斯特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个(合作高校为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学校有国家公派、联合培养、交换学习、短期交流访问等各类450余项海外交流项目,近五年来每年派学生线上线下参加海外长短期交流学习项目1500余人次;教师长短期出国(境)公派、进修、参会、访问年均1700余人次;年均聘请长短期海外专家学者近600人来校工作访学;2022年以来学校有国际学生1656人,其中学历留学生占比60.5%。
面向未来,学校将传承大工红色基因,发扬大工精神,以建设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践行“四个服务”历史使命,深化综合改革,强化内涵特色,努力推动学校发展实现新的历史跨越。
江西理工大学院校简介
江西理工大学创办于1958年,原名江西冶金学院,1988年更名为南方冶金学院,2004年更名为江西理工大学。学校曾先后隶属于冶金工业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2013年成为江西省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共建高校。学校是国务院批准具有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理工结合,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艺术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面向全国招生和就业并有权接收华侨及港澳台学生和留学生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是宝钢教育奖评审高校;学校具有推荐优秀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资格;是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和钢铁工业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基地,被誉为“有色冶金人才摇篮”。
学校在赣州、南昌两地办学,占地面积共计2600余亩。校本部位于享有“世界钨都”“稀土王国”“客家摇篮”“红色故都”之美誉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西省赣州市。学校1958年开办本科教育,1980年开始硕士研究生教育,2013年开始博士研究生教育。现有1个材料冶金化学学部,4个学术职能学部,21个教学学院,18个科研院所。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5万余人,在校研究生4600余人。毕业生以其专业适应性广和“为人诚实、基础扎实、工作踏实”的特点而广受社会欢迎,一次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保持在江西高校前列,并于2011年荣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五十强”,2017年荣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五十强”。据中国“世界500强”企业CEO毕业院校排名榜显示,我校在2012年中国“世界500强”企业CEO毕业院校并列第5位。据中国校友会网发布的《中国大学排行榜》显示,我校在2014 年“中国高校杰出校友排行榜”中名列第94 位,在2022年校友会网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名列145位,在自然指数排名中居国内151名,在USnews世界大学排名中居国内187名。
学科建设整体水平较高,学校拥有1个全国示范院士工作站、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江西省研究生工作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 13个专业硕士学位点,6个交叉二级学科点,4个自主设置目录外二级学科,其中“冶金工程”“矿业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3个江西省一流建设学科。7个一级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榜上有名。软科一流学科排名冶金工程、矿业工程分别位居全国第7和第9,并进入全球前100,“材料科学”“工程科学”“化学”三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校现有73个本科专业,拥有国家特色专业3个、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6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21个、江西省一流专业建设点27个、7个专业通过专业认证(评估)、江西省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1个,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3门、省级一流课程96门。
学校建立了一支梯队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治学严谨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2000多人,其中,教育部“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全职院士1人,双聘院士6人,国家级高端人才4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国家创业领军人才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863”首席科学家1人,中科院百人计划2人(A类),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全国模范(优秀)教师60余人;省“双千计划”、“井冈学者”特聘教授、“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省部级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江西省教学名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井冈之星”青年科学家培养对象和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共300余人;正副教授760余人,博士生导师150余人,硕士生导师900余人。学校还聘请了左铁镛、古德生、邱定蕃、孙传尧、张文海、赖远明、王运敏、杨春和等院士和130余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学校的兼职或客座教授,并聘有30多名外籍教师在校常年任教。
以质量立校、办一流学府。学校坚持“教学优先、教师优先、学生优先”的工作原则和“教学是否满意、教师是否满意、学生是否满意”的工作标准,引导优质教学资源向教学一线集聚。学校拥有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国家离子型稀土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铜冶炼及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稀有稀土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稀土产品检测与溯源)、国家钨与稀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离子型稀土资源开发及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钨资源高效开发及应用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一批国家科研平台,1个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4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教育部国别研究中心,3个省“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1个海智计划工作站,2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培育智库和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58个校内外实习基地。
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近年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在全国率先试行“3+1”创新教育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学生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术科技、文体竞赛上,多次代表江西省高校实现重大突破,赢得了重要荣誉。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我校学生曾实现全国一等奖江西省零的突破。近五年来,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机器人大赛等国家级重要赛事上获得全国一等奖150余项,在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最新排行榜中位列75,省内排名第2。学校健美操队获得全国冠军百余项,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啦啦操队选拔赛中,以冠军队的身份进入北京奥运会赛场。学校攀岩队获得国际攀岩大师赛、世界杯攀岩赛、全国攀岩锦标赛等国际国内比赛冠军20余项,并多次打破世界纪录。
学校积极服务于我国有色金属工业、钢铁工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已构建矿业工程、冶金工程、材料工程、机电一体化、信息技术等一批强势学科,形成了稀土、铜、钨、锂资源综合开发与利用四大特色和优势,经济学、管理学、理学、法学等新兴学科也日渐享誉国内。近五年来,共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863”“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000余项,科研总经费超11亿元;2008年以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获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获江西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省部级奖150余项。学校科技服务成效显著,遍及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多年来一直与中国铝业、中国中钢、中国宝武、中国稀土集团、江西铜业、紫金矿业、铜陵有色、西部矿业等一百余家国内大中型钢铁、有色金属企业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一大批科研成果被采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与英国、加拿大、德国、日本、澳大利亚、俄罗斯、泰国、韩国等高校实施学分互认、本硕生互换、合作办学等国际联合培养项目。学校为海外留学生接收院校,共招收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进行语言、本科、硕士和博士层次的学习。学校获批为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共计举办夏(冬)令营项目和海外教学项目20个,教授3000余名海外学生。2015年获国家汉办批准与巴基斯坦旁遮普大学共建孔子学院。旁遮普大学孔子学院自成立以来,一直积极开展汉语国际推广和中国文化传播工作。与巴基斯坦“读懂中国”论坛等友华团体和组织签订合作协议,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得到全面发展。2017年获批与旁遮普大学合作举办“2+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为全省首个境外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项目由三峡南亚投资有限公司提供全额奖学金,通过订单委托培养模式,储备一定数量的电力运行属地化人才,这些学生将成为“一带一路”和“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中坚力量。2018年成功获教育部批准与加拿大劳伦森大学合作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采矿工程”专业本科4+0项目。学校与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合作建立了“江西理工大学中澳REEM国际研究院”,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合作建立了“江西理工大学-昆士兰大学高温过程联合实验室”,2019年,学校成功获教育部批准与俄罗斯阿穆尔共青城国立大学合作举办中外合作办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4+0项目。除此之外,学校还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就稀土技术、澳洲高效磨矿和高效细粒浮选技术等技术开展科研合作,承担了“用DENKA BLACK Li 导电剂提升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性能的合作研究”(日本)、谦比西铜矿“矿山采掘信息化”(赞比亚)、“含砷硫难处理金矿金提取工艺研究”(缅甸)等国际科技合作项目10余项。2020年我校与国外知名高校合作建立中澳REEM国际研究院、中乌新材料国际研究院、高温过程联合实验室、中德工业4.0 科学研究院和人才教育中心,成立德语中心和俄语中心。2021年加入中泰教育联盟成员校,成为中乌高校教育联盟成员,拓展与相关高校的交流合作。
学校秉承“志存高远、责任为先”的校训精神,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学术为基,质量立校,特色强校,文化兴校”的办学理念和“以贡献求支持、以特色争优势、以创新谋发展”的办学思路,贯彻“以法治理念治理学校、以教育规律管理学校、以市场理念经营学校”的理念,实施“质量、特色、人才、开放”战略,突出“学科建设强实力、人才培养提质量、科学研究上水平、服务区域做贡献、发展成果惠民生”任务,深化“治理体系、人才培养、学科与科技、社会服务、人事人才、综合保障、党建与思想政治”改革,努力实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转型发展,持续推进稀土领域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努力建设“综合实力全国一流、行业引领作用突显、特色领域国际领先的高水平大学”!
一、大连理工大学和山西工学院哪个好1、大连理工大学和山西工学院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49年和2021年。2、大连理工大学隶属关系是教育部,山西工学院隶属关系是山西省。3、大连理工大学是在辽宁,山西工学院是在山西。4、大连理工大学是公办,山西工学院是公办。5、大连理工大学是本科,山西工学院是本科。6、大连理工大学是211,985,山西工学院是非211非985。二、大连理工大学和山西工学院近
一、大连理工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哪个好1、大连理工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49年和2012年。2、大连理工大学隶属关系是教育部,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隶属关系是教育部。3、大连理工大学是在辽宁,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是在辽宁。4、大连理工大学是公办,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是公办。5、大连理工大学是本科,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是本科。6、大连理工大学是211,985,
一、大连理工大学和大连工业大学哪个好1、大连理工大学和大连工业大学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49年和1958年。2、大连理工大学隶属关系是教育部,大连工业大学隶属关系是辽宁省教育厅。3、大连理工大学是在辽宁,大连工业大学是在辽宁。4、大连理工大学是公办,大连工业大学是公办。5、大连理工大学是本科,大连工业大学是本科。6、大连理工大学是211,985,大连工业大学是非211非985。二、大连理
一、大连理工大学和浙江工商大学哪个好1、大连理工大学和浙江工商大学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49年和1911年。2、大连理工大学隶属关系是教育部,浙江工商大学隶属关系是浙江省教育厅。3、大连理工大学是在辽宁,浙江工商大学是在浙江。4、大连理工大学是公办,浙江工商大学是公办。5、大连理工大学是本科,浙江工商大学是本科。6、大连理工大学是211,985,浙江工商大学是非211非985。二、大连理
一、大连理工大学和山西晋中理工学院哪个好1、大连理工大学和山西晋中理工学院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49年和2003年。2、大连理工大学隶属关系是教育部,山西晋中理工学院隶属关系是山西省教育厅。3、大连理工大学是在辽宁,山西晋中理工学院是在山西。4、大连理工大学是公办,山西晋中理工学院是民办。5、大连理工大学是本科,山西晋中理工学院是本科。6、大连理工大学是211,985,山西晋中理工学院是
一、大连理工大学和河南理工大学哪个好1、大连理工大学和河南理工大学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49年和1909年。2、大连理工大学隶属关系是教育部,河南理工大学隶属关系是河南省教育厅。3、大连理工大学是在辽宁,河南理工大学是在河南。4、大连理工大学是公办,河南理工大学是公办。5、大连理工大学是本科,河南理工大学是本科。6、大连理工大学是211,985,河南理工大学是非211非985。二、大连理
一、大连理工大学和青岛理工大学哪个好1、大连理工大学和青岛理工大学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49年和1953年。2、大连理工大学隶属关系是教育部,青岛理工大学隶属关系是山东省教育厅。3、大连理工大学是在辽宁,青岛理工大学是在山东。4、大连理工大学是公办,青岛理工大学是公办。5、大连理工大学是本科,青岛理工大学是本科。6、大连理工大学是211,985,青岛理工大学是非211非985。二、大连理
一、大连理工大学和沈阳理工大学哪个好1、大连理工大学和沈阳理工大学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49年和1948年。2、大连理工大学隶属关系是教育部,沈阳理工大学隶属关系是辽宁省教育厅。3、大连理工大学是在辽宁,沈阳理工大学是在辽宁。4、大连理工大学是公办,沈阳理工大学是公办。5、大连理工大学是本科,沈阳理工大学是本科。6、大连理工大学是211,985,沈阳理工大学是非211非985。二、大连理
2024-06-06 00:18:59
2024-05-28 00:38:07
2024-06-20 06:31:07
2024-04-09 22:44:16
2024-06-19 09:19:27
2024-06-14 20:0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