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4 17:58:51 | 招生网
地域的差异性造成的,京津地区优质高校多,选择多,供不应求,所以有了京津户口的孩子占有优势,有优先选择权,一个好户口对于一个普通学生很重要。
如果用一个成绩来录取,北京学生非常吃亏,基本有一半以上的得去外地上学,这样一来北京的居民教育水平就下来了。北京政府为提高本地教育水平就只好降低分数线。
高考志愿填报技巧 :
志愿填报首选城市,不是学校、更不是专业:为了四年甚至更久的生活,为了谋得更好的发展空间,请记住,志愿要一定首选城市。城市的选择必须和家庭情况相互配合,考生应接纳但不盲从家长建议。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高分者城市选择中必选“北上广深”,低分者则应当选择省内经济发达的城市,再次是临近省份经济发达城市。 重院校、轻专业,是错的,重院校、轻专业,是贻害无穷的馊主意。分高者,应该“重院校、轻专业”。报考6类及以下院校,应该“重专业、轻院校”,按照专业技术配比志愿与高校,找到就业前景最优的志愿填报方式。
哪个省高考最简单如下:
如何评价某个省份的高考难易度?首先不能从高考试卷难易,高考分数线高低,这些单一的指标来评判。因为各地的招生计划、录取率都不相同,可能在某个省份五百分左右就能上名校而在其他省份这个分数刚刚能上本科。所以录取率才是一个相对可靠的对比。
直白的说,通过该地区能考上本科大学的人数除以该地区的高考总人数得出的比率,然后进行得分排名来评估。各地高考的竞争激烈度是比较可观的。以下就是全国31省市高考难度排名一览表,总共六档高考难易度。
第一档地区优惠模式:北京、上海、天津。
第二档地区简单模式:西藏、青海、宁夏、海南。
第三档地区普通模式:黑龙江、吉林、辽宁、湖北、陕西、内蒙古、新疆。
第四档地区困难模式:福建、重庆、浙江、湖南、江苏、江西、云南、贵州、甘肃。
第五档地区噩梦模式:山东、四川、广东、安徽、广西、山西。
第六档地区地狱模式:河北、河南。
简单分析一下啊。北京、上海、天津位于前三。这个是意料之中,因为京津沪高校林立,教育资源丰厚,高考人数少,录取率肯定是比较高的。
西藏、青海、宁夏、海南紧随京津沪,都是高考比较友好的地区,是录取率比较高的简单模式。
普通模式:这些省份状况像陕西、湖北、黑龙江高考人数约二三十万,人数不算多,但本省的优秀院校还比较多,教育氛围浓厚,高校多,录取率还算比较友好。内蒙、新疆虽然高考分数低,但省内高校资源少,教育资源略微薄弱,录取率并不高,所以也是在高考难度的的普通模式区间。
困难模式:江苏、湖南、江西、浙江等是高考中等偏难的。江苏是因为本省高考制度不同,其他省份是因为地区的高校少,高考竞争激烈的原因。
高考大省山东省是全国出名的难度较高的省份,是噩梦模式省份。确实,山东的高考人数较多,本地没有太多知名的院校,各校的录取率都挺低的。高考竞争非常激烈,同处在高考难度噩梦级别的还有四川、广东、安徽、广西、山西。
比噩梦还难的就是地狱模式了。河南位列高考最难省份,堪称全国高考的地狱模式。主要原因是河南是高考大省,高考人数在2021年已经达到了一百多万人2022年更是达到了125万之多。 且河南省中名校屈指可数,只有一所211大学,郑州大学。
一本985、211、清北的录取率都是全国相当靠后的位置。河南高考难这个问题可能短期之内看不到什么解决的迹象,河北就更不用说了,高考人数多竞争压力大,全省唯一一所211高校还在天津境内,对河北的考生没有优惠。
总之,由于地域的考生数量、院校质量、教育水平、录取比例等综合因素,造成了各地高考难易度的不同,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而我们只能通过一定的方法来找回这份平衡。
招生网(https://www.zhaosheng.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为什么河南、河北、山东的高考竞争这么大?的相关内容。
目前我国分省招生的政策下,各省高考竞争程度是不同的,以985、211录取率相比较,最高与最低比例的省份相差达四、五倍。而重点院校及一本录取率低的远不止上述三地,如江苏、安徽、浙江、广东等地同样也是高考难度很大的省份。
上述三省高考竞争压力大,简单来说主要是以下几方面原因:
高考困难的省份,考生人数多是一个主因。河南省2018年考生人数98.38万人,而山东、河北考生人数位居全国第4、第6名(算上春季高考,山东考生人数超过四川)。考生人数多的情况下,竞争自然激烈。上表中广东、四川、安徽、湖南、贵州、广西等地2018年考生人数也超40万人,这些省份近年重点院校录取率、一本率也不高。
二、本地优质教育资源少
要说优质教育资源少,很多西部省份都存在这个问题,但有些省份的矛盾特别突出。
河南拥有近百万的考生,相当于一个中等省份考生数的2、3倍,但仅有一所211郑州大学,显然只是杯水车薪。河南2017年一本录取率仅有7.8%,985录取率1.14%,这个比率相对于全国多数省份都是比较低的,考生可谓夹缝中求生存。
河北虽然靠近京津,其省内优质大学数量也不多,除了燕山大学外,另外几年大学地位尴尬,河北工业大学身处天津,华北电力大学主校区迁至了北京,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其在河北的招生计划也并不多。 招生网
山东是教育强省,其优质教育资源相对于在全国大部分省份来说并不算少,省内2所985,3所211高校让很多省份都羡慕至极。但在庞大的考生基数下,山东的录取率也并不高,排在全国中下游的位置。另一方面,山东是学霸云集之地,很多考生、家长慨叹山东的录取线高,同样的分数在很多外省能上一所好学校,但在山东能选的学校要低一大截,这种直观的对比让山东考生更容易感到高考难度之大。
在当前分省招生的大格局下,各省固有的高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且各省招生计划数、录取率也不均衡,因此各省之间高考难度差别必然是存在的。在大环境无法改变的情况下,身处高考困难地区的孩子,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在本省众多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来改变命运了。
以上是关于河南、河北、山东三地高考竞争度的一些粗浅看法,欢迎讨论。
以上就是招生网整理的为什么京津地区高考录取分数线比别的地方要低?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招生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招生网:www.zhaosheng.com关于北京人占便宜的高考,我有几句话实在是不吐不快 我在这里解释一下!有心的人,能看懂则看;不愿看,只为了喷的我也不想跟你废话! 北京25所211,除了北京工业大学以外,其他24所都是"部署“大学。懂什么叫部署大学吗?招北京人不到3%,97%以上全国分。比如人民大学才招不到100人,中国农业大学也是100人,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挂着北京名字也只招100人,就航空航天多了一点,200多
湖北省高考211录取率 2022年湖北省高考211录取率为5.16%。 2022年湖北高考报名人数为46万人,本科录取率44%;一本录取率15.89%。2022湖北省一本上线率15.89%。211录取率5.16%;985录取率2.14%。 要被211和985大学录取,还是不容易的,据推测首选物理差不多要590分以上、首选历史要540分以上。 为何湖北的高考录取分数线要比别的地方高?
2023年湖北省的高考分数线 2023年湖北省普通高校本科分数线为理科480分、文科450分,专科分数线为理科200分、文科180分。 2023湖北高考普通类录取分数线如下: 1.本科:首选物理424分,首选历史426分。 2.本科特殊招生线:首选物理525分,首选历史527分。供军队院校、高校专项计划、高水平艺术团等招生类别及其他有相应文化要求的特殊院校(考业)招生录取参考
2012年云南高考分数线 2012年云南高考分数线为:一本510分,二本435分,三本400分,专科一批360分,专科二批300分。 2012年的云南高考分数线是基于当年的考试难度、考生表现以及招生计划等多方面因素而划定的。这一年的分弯庆数线相较于前一年有所调整,反映了教育部门对于高考招生政策的持续优化和调整。一本、二本、三本的分数线设定,使得不同层次的大学能够根据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招生需求
为何湖北的高考录取分数线要比别的地方高? 湖北的高考录取分数线要比别的地方高的原因是,湖北省高考水平较高。 因为湖北省的教育质量由于黄冈武汉等地区高中的带动,造成湖北省高考水平较高这一假象。以至于湖北省高考录取分数线往往高于其他各省。 高考录取分数线每个省都不一样,是因为人口与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总分和难易程度不同,考生性质等元素,考生录取分数线也有所不同。 扩展资料:
辽宁高考历年分数线 辽宁高考历年分数线:理类本科批362分、历史类本科批404分。 一、辽宁高考试卷 辽宁高考是全国二卷。新高考全国卷二使用省份:辽宁、海南、重庆。新高考:语文、数学、外语为全国卷;物理、历史、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由所在省市自主命题。从2021年开始,辽宁采取3+1+2新高考模式, 其中3为语文、肆派数学、外语,采用新高考全国卷二:物理或历史二选一
为什么大学招生分数线内地比外地低 看看这篇文章吧 考生基数在增长 省教育厅某知情人士说,浙江的生源素质好,每年许多外省院校招生时,都愿意追加面向浙江的招生计划。但正如人们看到的,浙江的高校数量本来就先天不足,浙大四校合并后,虽也有几所部委属院校下放在省内,增大了面向浙江的招生量,但总的说来,“外援”还远远不够,只能靠自力更生。省内短短几年,以超常规的手法创办了近20所本科二级学院,30多
高考录取为什么有地区差异为什么有的省市 因为地方与地方之间教育水平存在差距,农村跟城市的,小城市跟大城市的,南方跟北方的,而高考的本质是人才的公平性筛选,公平性是首位的,考核手段才是第二位的。话说回来,蒙古西藏的考生能和北京上海的考生比吗,不根据各个地方的实际情况调节分数线根本行不通,违背了高考的公平性。 高考是一年一度吗 高考是一年一度。 高考通常是一年举行一次的国家统一考试。在
2024-06-06 00:18:59
2024-05-28 00:38:07
2024-06-20 06:31:07
2024-04-09 22:44:16
2024-03-24 06:16:23
2024-06-19 09: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