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08 19:31:11 | 招生网
目前在全国范围逐步推行的新高考制度, 不再像从前一样多个科目分数相加得出高考分数,而是采取赋分制,通过考生在该科目所有考生中的名次来进行赋分。赋分制度是教育部为推进高考公平而进行的一项改革措施,让高考的分数更能体现考生的能力。下面我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赋分制度对中等生的影响,以及物理赋分的难度。
一、赋分制对中等生有利吗?
有利,因为赋分制对大多数考生来说都更加公平。
赋分制的出台,最大程度的消除了因为科目不同、卷面难度不同,造成的学科分数上的不公平。当采取赋分制的时候,人数越多,赋分越合理也越公平。
一般来说,中等水平的学生要占学生群体的大多数,所以赋分制度的实行,让中等生取得的考试成绩更加公平了。这样中等生能比以前拿到一个更合理的分数,所以赋分制对中等生来说是有利的。
二、物理赋分90以上难吗?
难,需要考生非常努力的学习。原因有如下几个:
1、物理学习难度高,考试难度高。
物理非常注重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的时候知识点环环相扣,逻辑性很强。考生要将知识点铭记于心,并熟练运用,才能在考试中解出题目。因此物理的学习难度和考试难度,要远高于其它更注重梳理和背诵的科目。所以物理想赋到90分,是比较难的。
2、选考物理的人数少,分数区间小。 招生网
由于物理的难度是有目共睹的,所以很多考生选择扬长避短,不去选考物理。所以相比其它科目,物理的选考人数要少一些。考生基数小了分数区间也就小了,在赋分的时候就没有那么细致了,赋分难度也随之增大。
3、考生之间实力悬殊,赋分难度高。
选择物理的考生要么是非常擅长物理的学习尖子生,要么是需要通过选择物理来考取理工专业的学生。学习物理时,不像历史等科目一样通过梳理和背诵就能有效的提高成绩。由于物理考试难度比较大,还有物理学习规律的特殊性,这些同学之间很容易在考试中拉开差距,赋分难度也随之提高。
4、尖子生多,竞争激烈。
在新高考模式下,考生对考试科目有了选择权,所以大家都会尽量扬长避短,选择更擅长的科目。由于物理的学习难度和考试难度都比较高,能选择物理的同学,很多是实力较强、对物理有信心的尖子生,所以竞争非常激烈。根据新高考赋分制度,赋分区间在91~100分时,排名要在全省物理考生的前14%。所以说,要想在高考中赋到90分以上,难度是非常大的。
以上就是关于赋分制问题的一些解答,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很快的适应新高考的赋分制度,找到自己的长处,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科目,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新高考在国内实行的时间不长,甚至还有很多省份还未正式开始实行,因此有不少考生对新高考改革还比较陌生,只知道选科方式发生了变化,但不了解赋分制对高考成绩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下面我就为大家解答关于等级赋分制的两个问题:物化政赋分高吗?赋分制对哪些学生有利?
学霸考生容易赋分高,但对于中等水平的考生来说不利。
物理是除了三门主科之外,学习难度最高的科目,但由于物理的专业选择范围大,所以选择物理的考生很多,而且成绩好的同学比较多。难度高,学霸容易与普通水平的考生拉开差距,学霸比例高,中等考生排名会被压低,成绩也会被压得比较低。
化学与物理的情况比较相似,也是学习难度比较高且人数较多。虽然选择化学的考生比选择物理的考生稍微少一些,但学霸含量依旧比较高,普通成绩的考生想获得好成绩也比较困难。
政治的学习难度较低,而且学霸较少,按理说应该比较容易赋高分,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作为传统的文科,政治的主观题是很难得高分的,因此原始卷面分就比较低。此外,选择政治的考生一般非常少,参考人数过少也会导致赋分的稳定性较差。
无论其它三门科目的难度如何、参考人数有多少,所有考生都有三门相同的考试项目——语文、数学和英语,这三门主科加起来的分数是450分,在总分数的比例下仍然是最高的,所以不管其它科目的赋分怎么变化,三门主科成绩好的同学依旧占据优势。
学霸一般喜欢选择难度较高的科目,而这种科目最容易拉开考生之间的差距,成绩好的赋分越高,比如一位考生的物理只考了80分,但这个成绩放在所有考生中排名前1%,最后等级赋分就变为了100分。
不过,也正因为更注重排名,成绩较差的考生也能吃到一些“红利”。比如在“3+1+2”模式中,某位考生的历史只考了20分,成绩排名在最后2%,因此被归为E等级,但E等级的赋分区间是30分-40分,所以这位考生的最终成绩也会在30-40分之间。也就是说在等级赋分制下,就算交了白卷,也会给考生一个保底分数,所以对于成绩偏下的考生来说也是比较有利的。
招生网(https://www.zhaosheng.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物化政赋分高吗的相关内容。
物化政赋分不高
1、物理科目∶物理、化学和生物是传统的三门理科,其中物理是学习难度最高的一门科目,但是首选物理的话,能够报考的专业范围会比较广。一般来说,由于物理的学习难度较高,所以物理成绩好的话可以与普通水平的考生拉开差距,因此能够首选物理的同学大部分成绩都不差。
2、化学科目∶化学这门科目的难度仅次于物理要学好的话也是比较难的,虽然选择化学这门科目的同学数量没有选择物理的同学多,但仍然后不少的学霸选择,所以普通考生要取得好成绩压力还是非常大的。
3、政治科目∶这门文科科目与理科科目相比,学习难度确实没有那么高,但想拿高分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政治科目涉及到主观题,一般很难拿到高分。因为这一点,选择这门科目的人不是特别多。
物理、化学和政治这三门科目,只有化学和政治才需要赋分计入到高考总成绩中,从上文介绍的情况来看,选择化学这门科目的人比较多.但大多数成绩都不差.所以成绩好的容易赋分,中等水平的想要赋得高分并不容易。政治这门科目选择的人数并不是很多,赋分也不会占有太大的优势,还是要看你的原始卷面成绩高不高,高的话才能有高的赋分成绩。
以上就是招生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招生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招生网:www.zhaosheng.com赋分制对中等生有利吗要选人多的吗 新高考赋分制如果选考科目中,两人分数差距大,中,偏中下的考生,要多关注一下需要赋分的选考科目,争取让自己的排名比例尽可能的靠前,以博取更高一等级的赋分,沾一点新高考的光;未来想要冲击名校的高分段考生,尽管知道物理+化学+生物的组合竞争激烈,还是建议学霸们选这个组合。 对中等考生的建议 1、避开“学霸”,从北京的数据看,学霸多选择“物理+化学+生物”
新高考赋分规则 新高考赋分规则如下: 新高考赋分化学、生物、地理、政治4科原始总分为100分,赋分起点为30分。在赋分 时,将各科目考生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共5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 比例分别约为15%、35%、35%、13%和2%。 “3+1+2”模式中3是指语文、数学和外语,1是指从物理和历史中选择一科作为考试科目,2是指从化学、生物、地理、政治4科中
赋分制度对学生有利吗? 近几年新高考向全国稳步推行,赋分制度使得众多学生家长都十分迷糊,为了解决大家的疑惑,下面是我整理了详细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赋分制对哪些学生有利 高考赋分制度是教育部为保证公平而推出的一项政策,它对绝大多数考生都非常有利。但我总结了一下新高考赋分制度具体对以下两种类型的学生有利: 1、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学科实力较强的同学 无论是3+3选科模式还是3+1
新高考赋分哪科占优势 其他信息: 新高考物理+化学+地理选科赋分有优势:这种选择,物理化学地理整体都偏于计算,对于喜欢计算的同学而言,这个选择是非常好的。很好地规避了,需要记忆性的一些学科。只要做题训练的好,这三科拿高分还是没有问题的。就业面也不会太窄,所以这将成为喜欢计算的同学,最佳的选择。新高考怎么选科赋分最有优势物理+化学+生物选科赋分有优势:对于就业面而言,选了物理,那么你的就
新高考物理是赋分制吗 2021年,将有8个省市的考生即将面临着新高考,既江苏、湖北、湖南、河北、广东、福建、重庆、辽宁八个省市。这些省份实行的是3+1+2的模式,“3+1+2”模式把物理和历史列为必选,二选一,物理、历史总分100分,以原始分计入总分。 赋分后物理、化学、生物三科的赋分是多少? 物化生的赋分方式如下: 1、卷面分值:物理、化学、生物三科在高考中的卷面分值分别为110
中等生怎样选科赋分高3+1+2?政治赋分制有优势吗? 目前我国实行的新高考模式有两种选科模式,一种是以北京、上海等省市为代表的“3+3”模式,一种是2021年即将在福建、重庆等省份实行的“3+1+2”模式,那么很多成绩一般的同学很好奇在“3+1+2”模式下中等生怎样选科赋分高?政治赋分制有优势吗?现在我就来为你解答疑问。 一、中等生怎样选科赋分高3+1+2?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
赋分制对哪些学生有利? 对以下两种类型的学生有利: 1、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学科实力较强的同学 无论是3+3选科模式还是3+1+2选科模式,都要求考生必须选择语文、数学、外语这三门科目作为必选科目。所以擅长这三门主科的人会非常占有优势。 2、没有明确选择文科科的同学 在旧高考时期,有部分同学喜欢文科,但又不擅长地理,或者喜欢生物,又喜欢历史。所以这次新高考对他们来说是非常有利
高考赋分制对哪些考生有利? 高考赋分制对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学科实力较强的同学和没有明确选择文科的同学有利。 无论是3+3选科模式还是3+1+2选科模式,都要求考生必须选择语文、数学、外语这三门科目作为必选科目。所以擅长这三门主科的人会非常占有优势。 在旧高考时期,有部分同学喜欢文科,但又不擅长地理,或者喜欢生物,又喜欢历史。所以这次新高考对他们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新高考选科
2024-06-06 00:18:59
2024-05-28 00:38:07
2024-06-20 06:31:07
2024-04-09 22:44:16
2024-06-19 09:19:27
2024-06-14 20:09:47